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论坛>

关于加强重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4-25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科普基地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载体,是为公众提供的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平台。公众通过各类科普阵地,了解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意识,崇尚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提升应用科学知识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近年来,为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一直重视科学普及工作,科普基地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科普基地建设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重庆科技馆作为面向公众的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是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和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科普设施,也是重庆市科普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普能力的建设和提高为提升重庆市公民科学素质、推动重庆市科普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为调动重庆科技馆全体员工参与科普基地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提升重庆科技馆科普能力,推动全市科普事业发展,自重庆科技馆科普基地建立以来,其科普工作受到市科协及馆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不断推动科普基地的工作有效开展。

一、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一是认真履行基地科普教育职能,为提升科普服务质量,组织成立由重庆科技馆党委书记领导下的科普基地综合办公室,并安排专人专职负责与重庆市科普基地工作的交流和对接,确保信息畅通。二是积极参加市科技局或科普基地联合会要求的各种会议,并保质保量完成相关的科普工作任务。三是建立健全科普基地管理机制,明确权责,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保障基地工作顺利开展。为增强重庆科技馆创新发展能力、科普内容产出能力及科学教育服务能力,首次引入 IS09000 质量管理体系并完成相关认证工作,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科普工作效率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四是认真抓好全年工作总结与计划的报送工作,不断创新科普教育新思路,力争在科普展示水平、科学技术知识传播能力、展教研发能力等方面有不创新和突破。

二、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打牢发展基础

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普基地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是提升科普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重庆科技馆现有专兼职科普教育人员九十余人,科普志愿者近七百人。在人才队伍的组织、培养和建设上,主要在强化和提升科普人员业务素质上下功夫。

在专职科普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一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与交流,一方面,组织人员积极参与省市间开展的科普交流培训项目,另一方面,邀请市内外专家在全馆开展科普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科普前沿、活动策划、服务技能、专业知识、创新思维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普能力提升培训体系。二是努力争取市教委和市科技局科普人员职称评定资格,拓宽人才培养路径,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队伍成长的环境。

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一是,不断拓展人才资源,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坚持科普教育工作发展与实现志愿者个人发展相统一,对志愿者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让志愿者在为科技馆科普工作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重视志愿者骨干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二是,充分发挥专家志愿者人才资源优势。重庆科技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不仅提升了重庆科技馆科普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科普基地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做好基地安全工作,防范重大风险

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多次组织开展安全专题工作会、知识讲座、培训及消防反恐应急演练等,联合江北区消防支队开展智慧消防建设,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管理;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对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完成整改。消防安全工作被评定为“好”,有力推进了平安示范景区建设。

重庆科技馆 王雪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