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渝中区科协“书香换花香”科普惠民活动现场,一名英俊的小伙子带领一群伙伴,就着一棵棵植物、一盆盆花卉,乐呵呵地给社区的叔叔阿姨们讲解栽培长知识……
他,就是渝中区科协特聘科普教师伍泓昆,正带领创办的“小蓓的花园”园艺工作室的同学们在热心在开展社区科普活动,现场的社区群众们无不被他们热忱服务所感染。
当上社区科普大学教师
伍泓昆同学就学于西南大学园艺专业。在校期间,他积极从事校园社会工作,担任了学校花卉学会会长。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为渝中区科协的一名科普志愿者,这一干就是9年。在区科协支持下,开展水培蔬菜系列科普讲座活动。为把科普讲座办得生动活泼,让社区居民听得懂,感兴趣,他利用课余时间跑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询相关资料,详细了解水培用具、材料、苗木,并在区科协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改进完善。经过近一年的不断摸索,终于形成了成熟而实用的水培蔬菜技术教学方案,为全面推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辛勤耕耘九载的社区科普志愿者
在九年的科普志愿者生涯中,小伍在区科协领导及相关同志的积极指导与默契配合下,有声有色的开展了如水培蔬菜,家庭绿化栽培,有机栽培,一米阳光园地等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在每个活动中,他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出谋划策,以为百姓办实事为准则。为了论证家庭水培蔬菜的可行性,他翻遍图书馆的水培资料;为了找到合适的水培容器,他与区科协同志跑到建材市场挨家找寻;为了抢时间让科普学员们按时拿到菜苗,他一天播上上千粒种子而累的腰酸背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区科协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开展的讲座课程越来越丰富,科普成果越来越惠及更多的百姓,活动也越来越受群众喜欢。在小伍手把手的传授下,很多社区居民学员学会了绿色栽培技术,并传授给亲朋好友。每当有学员拿着亲手种植的照片给他看,兴奋地说:“小伍老师你看,你给我的苗子都长这么大了,叶子我都掰下来吃了几回了!”、“小伍老师,今天我就可以吃到自己种的菜了!” 这时候,就是伍泓昆同学最高兴、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9年来,伍泓昆同学利用业余时间,不辞辛劳,往返于学校、家里和渝中区各机关和街道社区,开展了水培蔬菜讲座500余场,受众近万人次,受到了机关干部、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热忱为群众服务
有人问他,作为科普志愿者,能够坚持这么多年,最大动力是什么?小伍自豪而谦虚的说,我相信付出就有回报。主要是以下几点体会较深:第一,为老百姓办实事。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是区科协同志经常对我强调的一句话。老百姓通过活动能真切感到学有所用,那么我们的科普工作才算落到了实处。第二,开展的内容老百姓喜欢。我们开展的科普活动内容都是普通居民学得到,用得着,感兴趣的。无论是水培蔬菜,还是保健养生,所有的课程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第三,讲课的语言平实易懂。这一点比较重要,针对每个社区学员的特点,年龄结构,选择自己的授课方式及语言,尽量避免专业术语,再辅以日常生活生动的例子,这样就可以让学员们越学越有兴趣。第四,就是从事科普事业一定要做到“五心级”服务:热心、爱心、耐心、恒心、信心。热心就是要以热忱的态度感染自己的学员,让他们有兴趣;爱心就是自己担任科普志愿者的初衷,就是可以让自己学到的知识能为老百姓服务,为社会现出自己的爱心;耐心就是教导学员和回答学员提问时要耐心讲解;恒心就是科普知识宣传讲座是一个长期的事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做好自己的科普工作。社区科普工作是伟大而又极富意义的工作,我们从事科普工作的这份事业也是神圣的!
付出就有回报。伍泓昆同学长期担任社区科普志愿者,默默在基层服务群众,多次受到渝中区科协的表彰,并作为他们的优秀代表参加各级交流发言,受到社区群众的交口称赞。
(何仕明 渝中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