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根据重庆市总工会《2019年重庆五一奖表彰名单》,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娅,荣获2019年重庆五一劳动奖章。
刘娅,女,生于1983年4月,管理学硕士,中共党员。2008年7月工作至今,前后担任重庆市工程师协会秘书、办公室副主任、副秘书长、职评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2016年12月担任共青团重庆市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市科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2017年9月5日,刘娅在重庆市政府职能转移大会上交流经验)
11年来,刘娅一直在重庆市工程师协会潜心深耕,文书写作、职称评审、党建宣传、会员服务、企业服务……多个岗位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作为一名青年科技服务工作者,她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志存高远的同时,脚踏实地、立足岗位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出一张优异的人生答卷。
2009年,重庆工程师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开始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试点工作。这项全新的工作因为走在全国前列,所以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刘娅在副秘书长曹晚秋的指导下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尽快适应新工作,刘娅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职评文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向曹大姐请教,协助审核申报材料,同时负责登记、编号、制证、发文等,很快熟悉掌握了整个流程。
熟悉工作后的刘娅并不甘心原地踏步,为了实现提质增效,她主动与重庆市职改办沟通、联系,学习市职改办现行职称评审文件精神,熟练地掌握有关政策、规范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并编印《职称评审文件汇编》向广大会员发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2009年到2018年,重庆工程师协会共评审通过了7668个工程技术专业职称,她都一一经手,逐一对学历、年限、资质、表格填写情况细细审查,哪怕有一处不清楚或不规范的地方,她都会亲自打电话向申报人员核实信息。一些老同志因为年纪较大,拿回去的表格总是填写得不对,同样的问题会反复询问。遇到这样的咨询者,刘娅每次都会耐心地从头讲起。渐渐的,重庆工程师协会有个“热心妹子”的口碑传到了各个会员单位。
2010年,万州大批民营企业的技术人员主动找上门,希望协会能为他们解决职称问题,刘娅再次挑起了这个重担。三百六十多个日夜,三百六十多公里的距离,刘娅的脚步不断在重庆与万州之间穿梭。每次到万州,她都要看上两三百份材料,从早上一直坐到下午,再连夜返回重庆主城。“白加黑”“五加二”已经是家常便饭。事实上,为了服务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她经常奔波于重庆主城与区县,例如为园林企业和江津区工业园区的企业作培训,她会赶到现场详细讲解申报的流程和材料填写的细节,帮助员工更好地从材料中展现自己的业绩。
多年来,刘娅参与了重庆工程师协会从争取职称评审、到试点、再到正式发文授予职评职能整个过程,期间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也遇到不少阻力。
刚接手职称评审工作时,虽然是个入职不久“新面孔”,但面对弄虚作假的人,她却敢于硬碰、敢于较真儿。刘娅审核资料的标准非常严格,有一丝可疑地方都要反复查证,7年来,经她手查出了不少不符实的学历、证件。
经过长期的实践,刘娅练就了鉴别真假的“火眼金睛”。针对证书上作假,刘娅发现学历证和职称证的编号有一定的规则,“2001年以后的学历证从编号上就可以辨别出哪个学校、学历层次、办学类型等信息,如果不能一一对应可以确定是假证。职称证也同样可以从编号看出发证单位、专业系列、级别等信息。对于老的学历证,以及从编号上不能辨别的证书,也有些蛛丝马迹可循”,为了鉴别真假,刘娅收集了主要在川渝地区常见高校的历史资料,何时更名、何时合并重组、校长的变更等情况。其他还有照片、字迹等细节,凭着多年的经验,基本上看一眼能分辨个八九不离十。
做职称评审的把关人,光靠经验是不够的。一次,刘娅接待了一位申报助理工程师的人员。“我一看他年纪也40左右了,通常来讲早年都是被耽误了,像这样的人工作人员以及评委都会给予同情分。再说,作假一般是中级或者高级,没必要初级上造假。”当时,这位申报者拿的是四川某专科学校的毕业证书,学校虽然不常见,但在审查原件的时候没发现什么端倪,初审也顺利通过了。“后来我们在登记的时候,看到证书下方有查询网址,就登陆学校的官方网站进行了查询,当时的查询结果也是没有问题的。”眼看就要过关,但刘娅突然在打开的学校网页上瞄到了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关键词,“看到这些字眼出现在一个专科学校的网站上,当时我心里就打了个问号”,刘娅再仔细看完整个学校简介,发现简介中赫然写着学校招收博士、硕士等学历层次,这明显不符合该校的特征。“后来,我再将这份简介中的一些关键词放到网上进行搜索,发现它是抄袭了哈尔滨某重点大学的简介,这其实是一所虚假院校。”就这样,铁面无私的刘娅将申请者的材料退了回去。
经过7年多的探索与总结,重庆工程师协会的职评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解决了非公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期盼多年的职称问题,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重庆市非公经济的发展,为社团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作了有益的探索。协会所发的职称证书得到境外、国外认可,也有利于对外开放和企业“走出去”。这项工作受到中国科协的重视,来自广东、深圳、山东、山西等地的工程师协会都慕名前来学习交流。对此,刘娅觉得既是荣誉又是责任,“领导在前面打前战,取得这样的成果很不容易。但是许多实际工作是我们在做,如果这个事情在我手上‘打倒了’,协会多年的心血就白费了,我不能不把好这个‘关’。”
在担任协会党支部书记期间,积极搞好组织建设、宣传工作和两学一做教育学习,在她的带头努力下,2016年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党支部被市科协党组评为先进党支部,2016至2018年,重庆市工程师协会连续三年获得市科协工作考核特等奖。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协会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报道员,被推选为共青团市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除了职评和党务工作,她积极为会员服务、为企业服务,在协会开展前沿科技知识讲座、为民分忧为企解难、谋求绿色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牵线搭桥对接合作项目等各方面工作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岗敬业、纪律严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她以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一名科技服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怀。
市工程师协会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