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人物>

蒲克艳:返乡创业成村民增收致富的“辣媳妇”

发布时间:2019-03-15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蒲克艳是重庆深耕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她创办过厨柜加工点、家具厂和深耕食品有限公司,用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拼搏精神带动农民产业加工和种植致富,有力带动了农民共同致富发展。

患难见真情,想到了创业

1993年,四川射洪县女青年蒲克艳与黔江石会镇男青年何泽彬在重庆相识。第一次相见后,就遭遇一件让何泽彬始料未及的事……在送何泽彬去车站的过程中,蒲克艳遭遇了车祸,粉碎性骨折。病痛中的蒲克艳没有等来亲人的看望和关怀,反而是何泽彬和他的亲人不离不弃照顾她。常言道,患难见真情。当时家人都认为蒲克艳的脚无法恢复时,何泽彬并没有放弃这个女孩,用真心抹平了女孩的创伤。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照料,蒲克艳的身体基本康复。从那以后,她就下定决心要成就一番事业,让全家过上好日子。那时,她想到了创业。

首次创业,创办厨柜加工点和家具厂

1996年,在朋友的帮助下,夫妻俩东拼西凑,在重庆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厨柜加工点。凭借一腔创业激情和农村人的吃苦精神,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2001年借助政府的帮扶又扩大公司规模,成立格兰迪家具厂,在重庆家具行业里挣得一席之地。

思乡情结,决定返乡创业

重庆10多年的摸爬滚打,不由得让蒲克艳夫妇心生对家乡黔江石会的挂念之情,恰逢政府大力提倡返乡创业,2016年初,带着对家乡建设的赤子之心,她踏上了返乡创业之路。

谈及回黔江为何不继续从事家具行业,而是改行做食品调料时,蒲克艳说,老家一直有做食品调料的传统,自己也有一手制作调料的好技艺。把食品调料制作这一祖传秘方发扬光大,这也是蒲克艳心里一直以来的愿望,亲朋好友一直以来对她手艺的肯定也坚定了她做食品调料的决心。

倾情调料行业,创办深耕食品有限公司  

2016年,黔江区出台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后,在区政府和区科协等部门的帮助下,蒲克艳让丈夫照看家具厂和儿女,单身回到老家投资500多万元正式成立重庆深耕食品有限公司,同时与西南大学食品科学院联合产品研发,开发了深耕调料系列产品,目前有小面调料、下饭菜调料、油辣子、川菜调料等系列产品。对于蒲克艳来说,返乡创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创业难度大,持续发展不易,在创业过程中她仍然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和问题。

作为新产品,要让消费者相信接受并形成购买是个难题,刚开始她生产的产品只是通过以前自己积攒的口碑,卖给一些老客户,但这并不能有效打开销路。为解决企业初期的销售瓶颈,蒲克艳积极组织产品免费试吃等活动,因为口感深入人心,很快便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更好的打开市场销路,接下来她还准备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线上线下宣传企业品牌,让更多的人知晓深耕食品公司的产品。

倾情发展农业,发展辣椒种植产业  

为保证生产质量,蒲克艳直接从产品源头进行控制,建起1000亩辣椒、花椒等种植生产原料基地,带动基地附近的60多户村民种植辣椒,并将40多户土地流转户吸收到基地和调料生产车间务工。

蒲克艳吃住在公司,一边照顾公婆,一边创业。如今,公司年产值近500万元,40多户村民不仅每年有土地流转费,每月还有劳务工资,种植辣椒的60户村民也实现了增收。蒲克艳被大伙称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辣媳妇”。

在接下来的规划中,蒲克艳还想把深耕食品引进正阳工业园区,继续扩大公司规模,标准化生产,带动广大村民在乡村振兴计划中发家致富。

张永秀  黔江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