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公益性科普教育场所,是重要的科普基础设施。为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0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16年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正有力推动着科普事业的蓬勃发展。
通过对2018年科技馆重点科普项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科技馆研究是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的过程,二者不可或缺。从分析结果我们得出近一年来的热点方向,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2018年,“互联网+科普”这个主题成为了行业热点,这表明互联网信息时代,创新科普传播途径、打造科普教育产品成为新的关注和研究热点。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无论是科普内容还是科普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科技馆应顺应形势,积极转变科普发展思路,走向互联网新媒体融合之路。在原有的平台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媒体平台,如手机APP、公众号、微信小程序、H5页面、PC端网站或应用程序、科普体验设备内容及程序等。将原有的科学内容延伸到互联网新载体上,扩大科学普及范围,满足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不断提升科普服务效果。
第二,“文创产品”也成为了科普产业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于博物馆的旅游纪念品,科技馆文创产品,或者称之为科技衍生品作为新兴的科普形式,承担着科普教育的功能,设计和开发都处在起步阶段,是今后科普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科技馆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开展与相关技术企业的合作,全力打造优质文创产品。另外,紧跟市场趋势,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多方面多角度深入挖掘观众的需求,结合自身功能定位挖掘科技馆科学教育内容,推动科技馆文创产业的发展。
第三、展览展项是科技馆的核心内容。在各类会议中也是热门主题。今年中国科协科普部及科技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科技馆展览展品大赛,旨在促进我国科技馆展览展品创新研发能力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市场发展的新引擎,科技馆也应该积极践行。
加大科技馆自主研发展品能力,是大势所趋。一是注重搜集观众的意见,做好展品的前期评估,观众的需求是科技馆发展的方向;二是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展品创新研发工作,相较于将创意交给外包公司,自主研发能极大地提高效率、保存创意;三是加强与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让专家参与指导科普展品的研发并进行把关。
重庆科技馆 王雪颖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