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的一天上午,江津区中心医院康复科。
阳光透过窗子,洒进小小的诊疗室内,一位穿着白大褂的身影在耐心地给患者把脉、量血压、问诊,脸上冒出颗颗微汗。他就是区政协委员、区中心医院康复科主任艾显江。
一次偶然招聘会结缘江津
2000年,艾显江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当年,他遇见了江津区中心医院的招聘团队。凭借扎实的中医专业功底与较强的综合实力,艾显江成功应聘。
艾显江离开生养他的家乡四川安岳,来到江津区中心医院,负责开创医院的中医康复工作。尽管压力很大,但艾显江对自己信心满满。进入区中心医院工作后,经过各个轮转科室带教老师地细心指导下,艾显江一年后正式着手开展中医针灸康复工作。
现如今,多年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艾显江,凭借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及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疾病等疾病的中药治疗有着独到之处。而他长年如一日地视病人如亲人的良好医德医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的不懈坚持,都彰显着他是一位值得托付健康的好医生。
医术精湛为患者解除疼痛
区中心医院康复科每年接诊患者差不多2000位,近90﹪的患者是肌骨神经疼痛引起身体不适。九龙坡区西彭镇一名28岁的女患者,前段时间出现了腰腿疼痛,小便失禁等症状。患者到多家知名医院 就诊后均没查出问题。随后,她来到区中心医院康复科就诊。艾显江诊疗判断后发现患者是骨盆前倾压迫造成神经 肌肉失衡引起疼痛。经过一个月治疗,患者小便正常,疼痛消失。
在康复科,针灸推拿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这项治疗看起来简单,却非常讲究技巧与力度,不同的穴位,不同的病症,需要的力度与推拿的方法都是不同的。每天上班,艾显江都会进入“上班一分钟,工作六十秒”的状态,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个病人,就这样,前来找他做针灸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在临床工作中,艾显江认识到康复工作对医学知识要求不仅要有专科特色,更需要全科知识。于是,他又先后学习了现代康复、小针刀、整脊正骨、骨质疏松规范化诊断治疗等课程。通过近20年的钻研,艾显江在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面瘫、偏瘫、痛风等一些西医比较棘手的慢性疾病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肌骨神经疼痛治疗技术,得到了患者好评。
医者仁心注重人文关怀
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但要医术精湛外,更应具有仁慈的心灵与博大的胸怀。从事康复医学后,艾显江一直把握一个理念,那就是患者是一个整体,对患者的心理关注非常重要,因为康复身体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通过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能给患者正确、合理的目标,当患者几天后看到承诺的目标能实现了,信心就能建立起来。
艾显江告诉记者,康复科服务对象主要有残疾人、慢性病人、老年人、急性期或恢复早期的患者。这些患者大部分在生病之前都是很自信的强者,受意外或病痛的打击后他们内心变得非常脆弱,因此要加强对他们心灵的关爱,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让患者康复后重新融入社会。
带好团队实现新突破
为提高科室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作为科室主任的艾显江经常抽时间将科室人员组织起来进行中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出现比较棘手的疑难病证时,他积极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会诊讨论,将自己的经验与治疗技巧与大家共享,让科室形成了“赶、学、比、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自2001年医院开展疼痛康复以来,在艾显江带领下,康复科偏瘫康复取得明显成效。科室的医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管理更加规范更加成熟,医务人员之间、医院与患者之间呈现出浓厚的和谐氛围。
悬壶济世扬国粹,仁心妙手耀杏林。参加工作后,艾显江先后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主持重庆市级在研科研项目2项,多次获评医院“优秀医务工作者”。
(陆海银 江津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