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论坛>

扩大社区楼宇群团工作覆盖是新时期科协工作需要

发布时间:2019-01-11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上海市黄浦区“京城驿站”的做法和启示

2018年10月,渝中区委组织区科协、团区委、区妇联等群团组织,赴上海市学习考察,实地考察交流经验。黄浦区“京城驿站”扩大群团工作的做法,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地处上海市核心区域,辖区面积2、41平方公里,下辖19个居委;辖区内共63幢商务楼宇,重点楼宇31幢;社区单位8947家,其中机关事业单位247家,企业5152家,个体经营户3579户,工作人口约30万人。2017年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与街道总工会共建“工会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并在京城驿站挂牌。京城驿站被市总工会评为“三最”(最具人气、最具服务力、最让职工满意)服务站。通过学习调研,在楼宇中打造党群服务工作站--“京城驿站”,集工作集成化,内容项目化,队伍一体化,阵地实体化于一体的工作方式值得借鉴。

一、经验做法

(一)建设拓展阵地

由中共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工作委员会出台文件,关于印发《黄浦区 南京东路街道激活非公企业工会运作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楼宇工作室服务运行实施方案》的通知,给予政策保障支持。通过建立重点楼宇企业台账,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新建8个楼宇党群服务站(楼宇工作室)。分别是第一片区:黄图大厦工作室;第二片区:远洋商业中心工作室;第三片区:天安中心工作室;第四片区:华鑫海欣工作室;第五片区,新世界商厦工作室;第六片区,春申江大厦工作室;第七片区,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第八片区,科技京城京城驿站。

通过“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的工作方法,形成党群联动工作合力。2+x工作模式:

1名专职党建社工和1名专职工会社工,另配备“x”名安商留商工作者;AB工作机制:交叉任职,实现专职队伍全覆盖;三位一体服务机制,党建、群团服务、安商留商。8个实体楼宇党群服务站,辐射辖区内63幢商务楼宇,8947家社区单位,约30万工作人口。特别是科技京城作为上海市中心唯一一家集科技创业园区、商务办公、市场为一体的商务楼,总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集聚各类企业1600多家,电子商铺1260余家,科技型企业集聚,企业白领、职工约20000人。通过楼宇工作室的建设,扩大社区楼宇群团工作覆盖需要提高了群团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凝聚力。

(二)优化提升服务

围绕立足楼宇,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服务群众这一主线,着力打造服务基层的新窗口,联系群众的新桥梁,融合社会的新触角“三个新”,努力达到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服务覆盖,管理覆盖“四覆盖”,建设梦想站,主动参与,定制梦想;情报站,专业精准,解疑释惑;爱心站,维护权益,志愿公益;智慧站,互联网+,线上服务;孵化站,楼宇领袖,引导共治;运动站,午间健身,全新时尚;加油站,白领课堂,助力成长“七个站”,做到有标识、有制度、有服务、有人员、有清单、有台账“六个有”。如总工会服务菜单:加入工会组织、“南东杯”赛事、爱心接力站、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服务职工实惠。妇联服务菜单:关爱困难妇女儿童、蔬果时尚、佳人有约、“育儿乐悠悠”家长俱乐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三)健全组织体系

通过党建服务分中心这一引领平台,以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通过楼宇党群服务站这一服务平台,整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资源,为楼宇企业、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建立两级平台,三级服务,四级网络的组织体系。包括区工青妇组织,街道党建办(后台)、党建服务中心群团工作部(前台),园区、居民区、楼宇党群服务站,

(四)完善制度保障

接待受理制度,走访调研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台账管理制度,项目实施制度,考核评估制度。

六大清单支撑,对象清单、需求清单、问题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公益清单。

六类服务内容,权益保障类、资源配送类、文体活动类、培训增能类、场地资源类、线上公众号。

线上公众号:南京东路街道、南工惠、零点益族、南东女性。

(五)推行机制探索

一口受理机制,前台一口受理,优化安排受理、代办、转办、回复等环节,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活动开展机制,根据“资源+需求+众筹”,结合“互联网+”工作模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品牌联创机制,整合区级以及街道层面的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资源,增强服务时效;团队培育机制,在活动中培育团队领袖、组建工作团队、自愿者队伍和群众自治组织等;社会化动员机制,通过项目招标、服务购买、设立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加强群团工作;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活动 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

i学习:书香楼宇,BOOKHUT图书墙有1300本最新藏书,中文在线有上万册电子图书库。“书香京城”白领读书会,每月一至两次,推动白领阅读新浪潮,首次主题“北欧咖啡浪潮”,人气爆棚。

i工作:专业加精准,技能培训、立功竞赛,政策咨询、法律服务,轻松职场、我们助你一臂之力,解答职工法律问题、关爱职工心理健康、走访楼宇企业。

i生活:健康+生活+定制,定制课程涵盖范围广,1人发起,10人开班;白领时尚秀,用时尚栓释中华传统文化。

i健康:白领健康门诊,口腔检查、“蔡同德”中医诊脉、长征医院大型义诊、lnbody健康体质测试。

i公益:楼宇资源回收日。

京城驿站开业至今,举办各类活动近200余次,参加人数达1200余人次,举办白领课堂260余次,参加人数达5700余人次,书籍借阅人数近2600人次。

(六)、建立骨干队伍

抓骨干:

建立微信群5个,科技京城骨干群(56)人,群团在线107人,京城党建学苑269人,科技京城白领俱乐部166人,京城驿站党群服务站492人。

建队伍:

法律服务队,服务内容有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和“零门槛”援助服务;为企业管理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接访时间:每月第一、第三周周五13:00—16:00;

爱心公益队,团队宗旨是倡导随手公益、低碳生活、关爱弱势群体;团队组成是项目发起人Mr.R+志愿者(持续招聘中);公益项目是“圆我心愿”为困难学生圆梦,“脑修一小时”线上接力、“拯救斑马线”志愿行动、绿色生活季季换、楼宇资源回收日、“拯救斑马线”志愿行动;

帮困帮扶队:服务内容是为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提供生活帮困、医疗帮困、金秋助学、法律援助和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

文体指导队:为企业提供文化、体育活动个案项目,包括计划书或活动项目的策划包装、评估、实施。服务项目是各类文化传媒、摄影、旅游、展览等活动项目,各类体育健身活动项目。

心理咨询队:咨询项目是主题沙龙类,亲密关系、音乐心理鉴赏、亲子关系、压力与情绪调适、认识自我;课程讲座类,我的情绪我做主、自我身心保健,儿童心理发展与早期教育、婴幼儿照料、儿童成长系列。服务时间:每月第二、四周周二12:00—14:00

树品牌:

法律援助工作室;健康管理工作室,身心保健、午间门诊预约、名医坐堂、定制健康处方;公益志愿工作室,帮扶帮困、文体交友、爱心公益。

办活动:

开展各类活动近500余次;大型咨询活动12场;BOOKHUT书吧借阅图书2600人次。

二、借鉴与启示

渝中商务楼宇多、机构组织多、创业群体多、海归人士多、白领职工多、流动人口多,借鉴黄浦区作法,结合渝中实际,树立“一栋楼宇就是一个社区”的理念,整合资源,加强园区科协、楼宇科普站等科协组织建设,以党建带群建、党建促科普,结合服务对象特点,依托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协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按照有场所、有标识、有挂牌、有设备、有服务项目、有活动、有氛围的“七有”标准,开设科普服务项目,实现组织、服务、工作、管理“四个覆盖”,努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打造服务企业员工的“零距离家园”。

(一)以党建带群建,以党建促科普

要把党建工作和群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党建与群建工作的相互促进、统筹推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的要求,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让非公组织党员找到了“家”。区科协也要积极拓展科协组织覆盖面,推动科协组织向园区、企业、新经济组织、学校、科研院所延伸,做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要以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园区科协为依托,通过“群团干部+社工+志愿者”模式,实现人员、阵地、资源、服务、活动的整合,搭建起园区与企业、企业与科技工作者之间的桥梁。要做好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引导科技工作者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动上积极投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二)接长手臂,加强园区科协楼宇科普站建设

园区具有企业集中、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聚集的特点,而这些企业、人才都聚集在一栋栋商务楼宇中,这些楼宇就像一个个“竖起来”的立体社区。在这样的楼宇中,科协组织更应该积极打造楼宇科普站、“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服务科技工作者的阵地,紧紧抓住这个“主战场”,推动科协组织向园区企业中延伸。

扩大对新领域新阶层的组织覆盖。积极在建有党组织、工作场所固定、人员相对稳定、具备建立组织条件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企业科协。暂未建立科协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指导组建联合企业科协组织。

扩大对新领域新阶层的工作覆盖。针对新领域新阶层人员具有流动性、差异化、分散性的特征,将联系和引导枢纽型社会组织作为扩大科普工作覆盖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注重发挥其“培育孵化、联系服务、资源支撑、沟通反映、人才聚集”等多重作用,着力接长手臂、延伸链条、扩大影响。

扩大对新领域新阶层的“家”的覆盖。积极在党群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打造“科技工作者之家”,建立起更直接、更便捷、更畅通的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渠道,打造服务企业员工的“零距离家园”。这个“家”可以打造为集成各方面科技资源的合作交流服务平台,具备学术交流、成果发布、图书阅览、科普展示、政策指导、法律维权、身心健康咨询、意见建议征集等服务功能。

(三)搭建活动平台,开展多样化服务

要以深化改革为契机,联合各部门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楼宇科普活动室等科普设施的辐射效应和科普宣教作用,探索科普阵地共建共享模式,联手开展有影响力的服务活动,实现楼宇科普工作有阵地、有制度、有活动、有成效。可以分别从五个方面,着力打造“五心服务”,以党建带群建、以服务凝聚人心。

凝聚党心。以“党旗在我心”为主题,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属性,结合实际规范开展党组织生活,增强党员意识,强化组织观念,凝聚党心,实现党建引领。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党组织活动、党员发展工作、党员教育培训、党内表彰慰问等。

奉献爱心。以“爱心凝聚力”为主题,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党员、白领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实现价值引领。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招募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

智汇创心。以“众创心空间”为主题,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提供创业资金,开展创业分享、创业培训、科技沙龙,智汇创心,实现智慧引领。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创业资金帮扶、创业沙龙、创业培训等。

活力身心。以“青春集结号”为主题,坚持需求导向,灵活多样开展学习、交友、文体、科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白领多元化需求,活力身心,实现健康引领。项目主要内容包括青年7点课堂、交友联谊活动、楼宇运动会、科普讲座等。

关爱暖心。以“福利e家人”为主题,贴近白领健康、工作和生活等需求,开展多样化服务,关爱暖心,实现生活引领。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法律直通车、健康直通车、便民直通车等。

陆大平  渝中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