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日,重庆大学“雏鹰计划”第八期课题项目对接在A区国际会议厅完成。来自巴蜀中学、南开中学、外国语学校、西大附中、育才中学、重庆八中、重庆七中、重庆一中等8所重点中学的130余名雏鹰学员来到重庆大学校园,与43位指导教师进行了项目对接。
重庆市青少年创新学院办公室主任杨颖、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张永祥、科协秘书长刘敢新出席活动。
张永祥提出了他对雏鹰学员的期许,希望大家借助“雏鹰计划”平台,提升“四能力、一思维、一精神”。即提升分析综合能力、设计制作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坚持批判性思维,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刘敢新从培养流程与进度、过程管理与要求等方面对第八期雏鹰项目作明确要求。经过多年的凝练总结,重庆大学雏鹰计划探索出“通识培训、过程监管、节点控制、专家评价”四位一体的服务管理模式。对“雏鹰学员、项目中学、高校导师”三大主体提出详细的培养要求,落实培养任务,保障培养效果。
活动邀请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李卫国教授分享导师经验,邀请重庆大学城环学院黄文韬同学分享雏鹰计划学习历程。李卫国以“陶瓷材料的抗热冲击性能以及其表征方法研究”为案例,介绍了自己作为导师,带领学员开展的往期课题项目以及心得体会。他表示,启发学员勇于提问、开拓思维,不仅对学员与课题项目的实施具有推进作用,同时有助于思维碰撞,推动导师创新工作的开展。
黄文韬分享了自己作为第三期“优秀雏鹰学员”的成长经历,为新学员们有计划、有规划、科学高效地开展雏鹰学习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与做法。会后,雏鹰学员与项目导师进行深入交流,前往实验室开展参观体验。
“雏鹰计划”作为重庆大学长期开展的一项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程,自2012年开展至今,累计开设课题213项,培养学员745名,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中学生,一部分雏鹰学员成功走入清华、北大等高校深造。重庆大学科协在活动坚持“助雏鹰展翅、育科技英才”,不断创新模式探索,精益求精提升活动效果。
重庆大学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