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人物>

“鸡司令”钟桃和他的“土生意”

发布时间:2018-10-26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一声哨响,几百只鸡集体跨“战壕”、越障碍,飞奔着向制高点跑去,跑到终点抢吃着饲养员丢下的五谷杂粮。这是记者近日在洛碛镇原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看到的场景,该公司主要负责人钟桃告诉记者,这就是乡亲们口中的“军事化养鸡”,也被称为当地的养殖特色。

“军事化养鸡”,饲养员的特殊情结

在洛碛镇老君山村,一个个土鸡养殖基地掩映在郁郁葱葱的青山中,钟桃的产业就聚集在这里。步入养殖场,密密麻麻的树林里,满是体格健壮、羽毛艳丽的各类土鸡,它们有的在悠闲啄食野草,有的在打闹嬉戏,给寂静的山野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

据钟桃介绍,养殖基地的饲养员曾是退伍军人,在部队生活多年后,也将部队模式带到了养殖基地。在这里,几十个军绿色的帐篷有序分布着。“军绿色帐篷防止强光照射,有助于鸡的生长。同时,以帐篷为单位,更方便我们的管理。”钟桃告诉记者,每个军绿色帐篷至少有100多只鸡,一律采取绿色养殖。

中午十一点二十分,饲养员老张提着饲料桶进入一顶帐篷内,只见他拿出挂在胸前的哨子,轻轻一吹,鸡群便出笼“听令”,片刻之后,鸡群“有序”地围聚在食槽附近,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午饭。老张看着鸡群,满意地点点头,随后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帐篷,继续他的饲养工作。

钟桃告诉记者,眼前的这番景象是退伍军人管理的结果,在部队,口哨就是命令,在这里,退伍军人将口哨应用于鸡的管理。“最初,鸡对口哨并没有太大感觉,之后每到饭点,饲养员边吹口哨边喂食,时间一长,鸡也似乎听懂其中的‘暗号’。”钟桃说,“外人曾笑称我们这叫‘军事化养鸡’,不过这种方式也确实让饲养员节约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回农村创业,重聚乡村“人气”“财气”

为什么要回农村养鸡?钟桃说:“他有一次回老家探亲,看到村中的老人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土特产款待。农村有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干嘛要离开?”钟桃灵机一动,想到利用国家提倡的立体养殖方式,回农村创业,重聚乡村的“人气”和“财气”。

说干就干,钟桃立即开始了市场调研,他发现不少本地人,都崇尚吃土特产,尤其爱吃土鸡、土鸡蛋,但许多人都不知道该去哪买正宗的土特产。“这是一个商机。”钟桃动了养土鸡生意的心思,经过比较、选址,最终他将关注点放在洛碛镇张关地区,他发现洛碛镇老君山村,不仅自然景观绚烂多姿,当地农民种地还有优良的传统:不用农药,不施化肥,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长出的庄稼、水果、蔬菜比山下的农作物口感更佳,营养更丰富。环顾四周,方圆30公里内无任何工业企业,而这种环境非常适合土鸡的生态放养。

曾从事旅游行业的钟桃对客户心理很有研究。“土鸡个头小,单个价格较低,并且受市场影响较小,今年卖不了明年可以接着卖,且价格还越来越高。”2014年初,在确定了养殖方向后,钟桃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专门到上海等地实地走访考察,最终确定土鸡养殖类型。

但创业并不是一番风顺,2015年4月,由于缺乏养殖经验,第一批鸡苗因为防疫不到位,存活率不到百分之十。刚创业便遇到如此打击,让钟桃格外消沉。不过在家人的鼓励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钟桃通过看书、上网查阅资料,去外地向农业专家讨寻中草药配方防疫,重拾了创业的信心。

开启致富路,将“土生意”做到极致

时间在流逝,钟桃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提高鸡肉的口感,他不断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养殖经验,并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原耕粮仓,主要经营土鸡和土鸡蛋。为了扩大销路,钟桃还开通微信公众号,方便更多城里人购买货真价实的土特产。

面对激烈的竞争,眼看着市场上用饲料加粮食喂养出来的“仿土鸡”越来越多,这个行业也面临着诚信的考验。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钟桃还设立了养殖基地网站并结合24小时监控视频、二维码可溯源系统,让消费者看个明白。

通过网络营销和客户间口口相传,钟桃的生意越做越大,土鸡也开始供不应求,他开始转换思路。“当下,很多家长都喜欢周末带孩子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开展亲子活动,基于此,我决定在养殖基地推出免费亲子体验活动。让家长孩子们亲眼见证农村土鸡等农副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为自己的企业做了一次‘推销’。”钟桃表示,这样的体验很快受到大家的欢迎,前来参观体验的家长孩子,在离开基地时都会带走一些土特产,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今年,我想推广定制化特色养殖,让市民选鸡我来养。”钟桃说,通过营养师的搭配,把不同的食材来搭配饲养土鸡,给市民提供不同功效的土鸡,这样能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养生模式,将“土生意”做到极致。

(欧云霄  渝北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