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小孩子,热爱教师行业。这就是渝北区实验小学邵静静老师选择教师行业的初衷。出生在河南省西平县的邵静静,2012年取得于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后,一直在渝北实验小学从事教师工作,她细心仔细,喜欢和学生一起通过小实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奥秘。
邵老师在课堂上给孩子们答疑解惑
对教师职业充满向往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怀着对教师这份神圣、光荣职业的崇敬和向往,刚刚走出校门的邵静静,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义不容辞的选择了教师这份光荣而伟大的职业,立志要做一名桃李满天下的园丁。
“本科实习第一次走上讲台,我就对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充满了向往。”邵静静说,为了让自己能更加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继续学习,通过三年的硕士学习,邵静静提升了教育理念,掌握了更多的教育技能和方法,在学习期间,更对教育、对课程、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职业选择。加上对孩子的喜爱,最终选择了小学教师。
学生的喜欢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邵静静所教学的课程是科技课,科技课在学生眼中,充满了神秘感。“最初,我所教学的年级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去年修订了新的课程标准后,我教学的年级调整为一、二年级,总共有10个班,课业还是比较重。”邵静静介绍,从一年级开始学科技课,是从来没有的,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源和模式可以直接借鉴,全靠自己去摸索尝试。
“全新摸索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却在一次一次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低年级科学教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看着学生越来越喜欢科技课,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邵静静开心的说,学生对科技课充满了期待,遇到培训或者其他活动安排,需要调课时,学生都是满脸的失落,作为老师真的很不忍心看到他们失望的样子,所以邵静静经常想办法把耽误的课时不上。“虽然辛苦,但是学生能这么喜欢科学课,也是对我的认可和肯定,我感到很开心。
教育创新斩获多项荣誉
近一年时间,邵静静在科技教学方面已获得多项荣誉。她的教学设计《校服绿色大行动——“绿色校园,从我做起”在重庆市教育学会“科创教育与核心素养征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所执教的《纸》被评为教育部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她撰写的论文《STEM教育与小学科学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获得重庆市第十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的一等奖 ,她指导的学生作品获得第四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一等奖“小熊猫“自然之家奖 ,她获得了重庆市第七届小学科学优质课一等奖,她在第十三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全国展示交流活动中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教师”。
发现身边的科技之美
今年,邵静静的课题研究《蒜香校园》课题研究荣获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科技教育》杂志专项奖、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项目一等奖。在这份课题研究中,邵静静将环保理念、创新意识和科学意识一同融入了科教活动,带领孩子们重新认识了大蒜,并发现、认识了身边的“科学之美”。
“整个活动过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老师辅助指导。”据邵静静介绍,为让学生都参与到认识大蒜的科学调研中,她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大蒜进行初步认识,为接下来的科教活动奠定基础。随后,她组织学生开展土壤种植大蒜和水培大蒜STEM活动,对大蒜进行科学养植并实时记录种植状况。
科学无处不在。“我们大多数人都对身边常见的事物或现象习以为常,但不能因此忽略了其背后也有值得探究的知识,对我而言科教工作更是如此。”说起这次获奖的最大感受,邵静静说,“作为一线的科教老师,我今后还将引导学生们以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一草一木,发现更多关于科学的惊喜。因为只要你留心,便会发现生活处处都藏着科学。”
(宋路遥 渝北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