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人物>

踏实做人为人梯,引领科普孺子牛

发布时间:2018-09-21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潼南区最美科普志愿者---周建中

近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网信办、市科协联合推选出10位“最美科普志愿者”名单新鲜出炉。重庆市潼南区朝阳小学校长周建中获此殊荣。

艰难探索,亦步亦趋  

周建中中师毕业后在一所村小复式班教学,虽然条件艰苦,但他认真好学,踏实肯干,经过努力,98年考调入潼南梓潼小学。有着科普梦想的他,在2000年潼南梓潼小学任班主任期间,受学校委派,代表潼南区第一次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科技模型大赛,担子重,一头雾水,使他诚惶诚恐。但他不退缩,不惧怕,迎难而上。没有器材,到处寻找,那些装修房子的边角料,废弃的沙盘,加工厂....都会出现他和学生的身影,失败了,重来,再失败再重来,付出与收获往往成正比,终于,那一年他辅导的学生获得了一等奖,从此打破了潼南区青少年科技大赛等级奖“0”突破!此后,每学期,他都要带着孩子们参赛:制作美丽家园、南湖号、弹射飞机、四驱车......每一次活动,每一个比赛,都凝聚着他无数的心血。

打造团队,磨砺精英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学校科技教育提得更响。要将它做得更出色,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只有打造好团队,力量才庞大,才能将学校的科普工作做得更好。2003年他在任学校中层干部期间,善于发现人才,挖掘人才,组建了一支由蒋宾川老师为首的科技团队,他们不记得失,任劳任怨,善于思考,敢于创新,这就为学校科技教育的速猛提质如虎添翼。周建中他甘当绿叶,做事争着、荣誉推着,让这个团队更有活力,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冲劲。他不管在梓潼小学还是2016年到朝阳小学,都坚持着这种工作作风,犹如一缕春风,将朝阳小学的科技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执着追求,孜孜不倦  

2000年至2016年,他在潼南区梓潼小学任教及担任中层期间,兼任着学校科技总辅导员,既有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又有绘繁的管理工作,但他总能挤出时间来为自已充电,争取培训学习机会,多次到全国、重庆去“淘宝”,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回来后跟科技团队传达,交流。他的办公室犹如一个加工厂,同事常常笑话他:你又在制造飞机大炮原子弹了呀!这即是玩笑,又是鼓励,也是鞭策。不管走到哪儿,他的身边总有一群孩子跟着他,问这问那,好像有无数解不开的拉学之谜需要他解决。是他,引领着孩子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去创新。2016年8月,受组织安排,他调到城区另一所学校,硬件设施让他欣喜若狂,他迅速组建队伍,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各种科技活动,举办校园科技节,让全校师生共同感受科技的氛围,激发师生爱科学,做科学的热情,学生首次获得了区科技大赛最高奖--区长奖。

辐射引领,熠熠生辉  

“提升自我,引领他人”是周建中的座佑铭,他所的学校科技浪潮已掀起。“一技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还带着兄弟学校,引领着他们的科技辅导员一起来探索,一起发展。刚开始全县只有3个学校参加科技活动的项目比赛,一年后,全区参加科技活动的学校多了,到2008年中小学都加入了科技活动的团队,队伍状大了,活动项目增加了,成绩突出了,潼南的科普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

他热衷公益事业,来到桂林街道后,主动与区科协联系,争取政策与设备支持,在辖区东风社区建设“社区科普工作室”,将辖区内留守儿童、文化较低的群众组织起来,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家庭科学用电用气用水常识、青少年科技模型研究与制作、科学小实验......,丰富了社区群众科普知识,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民众科学素养,培养了青少年热爱科学的兴趣,激发的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他兼任潼南教研室科技教研员,充分开发科技学科资源,培训科技教师达12次,讲座6次,举办了首届全区科技赛课,大大推动了全区科技教育的发展。

辛勤耕耘,奇光异彩  从2000年起,他在科技教育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了18载,经历的风风雨雨,只有他知道。一路走来,收获着成功。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却“把普通事情做实,把平凡事情做好”。因为这份坚持,他得到了领导、同事、社会、家长的高度认同。一个个的荣誉见证着他的付出:科技特色学校、创新大赛政府培育奖、未来科学家培养教育基地、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模型大赛优秀裁判员、优秀辅导员、优秀科技工作者...... 他认为成绩是令人欣慰的,但毕竟代表过去,“未来已来”,只有扎根大地,科技教育这棵参天大树才枝繁叶茂!

(陈利  潼南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