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推进社区e站建设的启示
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在渝中区科协指导下,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走出了科普信息化服务群众的新路子。
今年7月,人和街社区“五化”推进社区科普中国e站建设获评“2017年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优秀典型案例”。该社区的做法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推进科普工作制度化
人和街社区将科普工作和信息化建设作为和谐社区综合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社区综合考核内容,使社区科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书记任任组长,居委会委员和党支部委员为成员。并以此为依托,在社区中抽选出一些文化程度高、热心科教事业的社区成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科普讲座、科普活动等各项形式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借助科普画廊、科普中国社区e站等科普服务工作方式,形成了具有社区特色科普宣传教育模式,有效地保证了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推进科普工作常态化
科普中国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促进社区科普工作的提升。人和街社区积极探索各种利用科普中国资源的形式,推动社区科普工作常态化。2017年,社区通过对“科普文化重庆云”V视快递、科普影视等相关资源的有效运用,以社区科普工作室、社区科普大学为依托,围绕未成年人、社区老年人、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开展科普工作和科普宣传活动、科普讲座,结合健康教育、计生、环保、消防、禁毒、暑期教育等内容,组织科普培训、咨询、讲座、文艺演出、宣传等活动达数十次,接受咨询服务的群众达3000多人次。社区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等契机大力宣传科普中国知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达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推进科普工作网络化
人和街社区积极探索“互联网+科普”工作新模式,通过“一网一微一廊”的建设与提升为基础,加大科普宣传和网络的结合力度,共建共享数字化科普资源,让科普宣传网络化,让社区居民接触科普知识便捷化。该社区还结合社区科普大学的开展,常年开办以电脑网络知识为主的电脑班,向学员传授科普中国网运用等各类网络知识,提升居民使用科普中国资源的利用率。学员人群主要为该社区居民,以及慕名参加的外区、其他社区居民。有社区居民表示:“以前学习科学知识,还要找时间参加科普活动,现在不需要啦,有空就到社区去看看e站,或者在家上网看科普中国网,方便多啦”。同时,还开通了社区微信公众号。该社区通过社区科普大学、微信公众号以及科普画廊等常规宣传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指导运用“科普中国”资源的方式方法,实现科普中国资源与民众的双向互动,以及实现科普中国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推进科普工作精准化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科普宣传的方式方法仍有许多问题,如何让科普宣传精准发力,人和街社区通过科普中国社区e站建设,达到了精准化科普服务的目的。在社区日常的工作中,社区居民的需要多种多样,有需要饮食健康知识的,也有需要卫生计生知识的,还有需要知道前沿科技知识的。以前的社区科普工作,只能结合全国科普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一些相关的科普知识宣传,这既不能保证常态化开展宣传,宣传的知识也不能保证满足所有人的不同需求。但是,通过科普中国e站的建设,e站有军事科技、医疗用药、前沿科技、V视快递等18个大类,以及很多细分小类,可以说种类繁多,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类需求。社区不仅实现了科普知识宣传的常态化,更实现了科普知识宣传的精准化,社区居民通过e站,能够学习到自己所需要的科普知识。
何仕明 渝中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