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人物>

李波:基层一线的老环保科普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8-07-23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李波,1967年11月出生,1988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2001年六月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重庆市北碚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重庆市北碚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普自愿者、科技校外辅导员。

一直以来,李波就有一种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辖区的自然环境优势、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改善辖区环境质量,控制污染源排放量,让老百姓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安居乐业。30年时间里,李波从最初北碚区环保局的环境监测分析员,一步步成长到今天,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用汗水换回了一份份殊荣。先后获得重庆市环境保护系统2002—2004年度先进个人、重庆市2005年主城蓝天行动先进个人、重庆市“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先进个人、重庆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环保系统2010年度读书活动先进个人、2016年首届重庆绿色年度人物等殊荣。2008-2010年,还主持了《中挪POPs履约能力建设项目(北碚示范项目)》,建立了全国首个低成本二恶英快速检测实验室,获得环保部及国内外专家好评。

她是环保科普的宣传者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作为重庆市北碚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普自愿者、科技校外辅导员。多年来,李波带领众多科普自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环保科普宣传活动。一是发挥科普大学的作用,让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基础知识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中、带进了市民的生活中、根植于群众的行动中。李波坚持每年到全区的村社、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环保课堂进万家”的活动,得到前来听课的老百姓一致好评。为此,李波成为了许多社区和乡村居民的好朋友,并耐心细致解答群众遇到的环保问题,鼓励当地老百姓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监督环保,以实际行动为全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一是积极组织中小学生、企业职工、社区居民集中参观接受生态环保教育,开展各种环保宣传活动,让绿色环保生态共建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公民的环保意识;二是开创性的在全区中小学中推行环境教育示范项目,建立了10支“北碚区环保小记者站”,提供工作经费,支持和引导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环境教育活动,与西南大学环保社团合作开展大学生进学校做环保校外辅导员,从个人环保素质的提升到影响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

她是环保工作的领头羊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分管领导,李波组织制定并印发了《北碚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北碚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将重点任务分解到42个部门、5个园区管委会和17个镇街,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部门、镇街的考核内容。各相关部门和镇街也结合任务内容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并开展实施相关工作。

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完成了歇马、静观等7个镇国家生态镇申报工作,完成了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并申请验收,同时启动并完成了全区17个镇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规划编制工作,为今年启动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李波还积极推动镇街和部门环保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和环保实绩考核,这项在当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使环保考核在全市主城区率先开展。同时,为了普及环保法律法规,李波牵头负责制定了每年全区的镇街环保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工作计划,全面普及了环保法律知识,提升了乡镇的环保管理水平。

为持续巩固镇街环境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成果,李波认真落实上级工作要求,组织建立健全了区政府-区级部门-镇街(园区管委会)-村(社区)四级环境监察网格化全覆盖的管理体系,让镇街环保切实做到各尽其责、联动协作,实现了环境监察全覆盖、无盲区。

她是国际环保项目的担当者

2007年11月,国家商务部与挪威驻华使馆签订了相关协议,其中,由原国家环保总局与挪威水环境研究所合作开发的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地方履约能力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根据要求,这个项目要在全国遴选一个示范省市,并在当地再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区县落地。在前期遴选中,重庆已经当选为全国唯一一个示范项目省市,花落哪个区则成为重庆各区关注的焦点。

当时,国内开展这一项目研究的单位很少,而环保部门基本上未开展过相关研究,对于北碚区环保系统来说,这一项目更是一片空白。但社会上非常关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农作物、食品安全等的影响。

2008年2月21日,重庆市环保局下发了遴选示范区县的通知。为了拿下这个项目,李波每天下班后就来到西南大学图书馆,在1个月的时间里,查阅了上千篇文献,咨询了西南大学多名土壤与有机化学方面的专家,终于拟定了相关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案。

2008年4月,北碚区通过了示范区县的初步筛查,在北京召开的“重庆市示范区县遴选专家评审会”上,李波针对这一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案进行了答辩;随后专家组到重庆实地进行考核和现场测评,重庆市环保局对入围的示范区县进行了综合考评,北碚区最终被确定为履约能力建设示范区县。

同年12月,项目组选定了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并在北碚区进行了实地勘查,初步确定了采样点位,为制定POPs环调方案提供了依据。

2009年3月,项目组再次在北碚区进行了采样计划讨论和实地考察,确定了采样点位以及样品的种类、数量。北碚区建成了全国首家低成本二恶英快速检测实验室。

2009年环境日前,在李波的带领下,北碚区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与项目组的专家一起,不畏酷暑高温,跋山涉水进行了为期5天的采样工作,共采集植物样品78个、土壤样品78个、底泥样品10个、飞灰样品6个,圆满完成了采样任务。由于样品分析需要24小时连续进行,李波便利用业余时间,与实验室和监测人员并肩战斗,一起工作,从分析方法的调整到异常数据的分析,从论文的形成到成果报告的编制,满浸着她的心血。

“虽然很辛苦,但很值得。”李波说。中挪合作POPs地方履约能力建设项目在北碚区顺利开展,不仅摸清了北碚区的POPs底数,为当地POPs监管提供了数据依据,也为其他地区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30年来,李波用默默的奉献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以无私的坚守诠释了对环保事业的无限忠诚。她为环保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从未停息过,而今,她依然在一线,在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中奋力前行。

(北碚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