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人物>

创新 让妇女儿童生活更健康更幸福

发布时间:2018-07-09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记区集嫒医院、区儿童医院院长黄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离不开科普的助力。这对于有着“生命的摇篮、母爱的港湾”之称的永川区集嫒医院、永川区儿童医院,也不例外。

黄玲在病房询问患者术后相关情况

导乐分娩、水中分娩、音乐镇痛分娩……近年来,区集嫒医院、区儿童医院通过人群创新、形式创新、活动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和改善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满足妇女儿童多元化就医需求,让无数个婴儿在这里呱呱坠地,让无数名产妇在这里喜笑颜开。

而这些创新、这些成果,得益于重庆市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委员、区集嫒医院、区儿童医院院长、区科协兼职副主席、科协工作者站站长黄玲。是她,带领全院医护人员,紧紧围绕妇女儿童健康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全方位、多角度营造浓厚的科普文化氛围,把科普送到群众身边,送到群众心间。

活动创新,把科普送到群众身边

以前,区集嫒医院的服务人群重点是孕产妇。针对近年来医院行业特点和自身专业优势,除孕产妇外,儿童和青少年也是医院重点关注的人群。

“儿童和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求,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民族素质。”黄玲说,为了给他们创造美好生活,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医院开展了针对这部分人群的系列科普教育,如小小医生职业体验科普行、户外生活体验、科普大篷车、青少年防性侵等科普教育,科普活动也从以前的讲座式授课到现在的新媒体授课。

在围绕妇女儿童的健康开展科普教育时,除人群和形式上的创新外,黄玲还尤其注重科普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乐趣中参与科普活动,在活动中收获健康知识。

“开展新年胎教音乐会,主要是刺激宝宝听觉器官成长。通过聆听、抚摸、冥想等方式,孕妈妈在胎教音乐声中与宝宝互动,使胎宝宝成长更加健康。”黄玲说,此外,医院还开展了“感恩母亲·爱满全城”大型广场科普活动。通过魅力妈妈时尚秀、快乐分娩情景剧、海豚胎教音乐会、白衣天使秀等活动,向市民普及健康生活、科学孕育的理念;体验式科普活动,就是针对临产时准妈妈出现紧张、焦虑等情况,开展分娩预演。通过体验分娩,既表现了妈妈在生产中经历的真实状况,也向孕妇及家属科普了分娩常识。

科普教育离不开强有力的硬软件设施作保障。在生殖健康科普基地,针对儿童、青春期、育龄群众、中老年人群,区集嫒医院经常性开展生殖健康科普教育活动。迄今为止,基地共接待江西、江苏、山西、四川等省市以及重庆市其他区县300余批次的考察学习,在渝西片区乃至全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为渝西片区的群众提供了一个知识全面、环境优良、服务优质的获取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基地。

近年来,区集嫒医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辐射带动,开展科普讲座900余次,参与群众30万余人。通过科普知识的宣传,使群众树立了科学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

技术创新,把科普送到群众心间

7月2日,在区集嫒医院、区儿童医院,记者看到,医院温馨的环境、医护人员真情的服务和优质的护理,如点滴细雨润泽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

安全分娩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永川的高龄、高危孕产妇数量增多。为满足孕产妇的不同需求,黄玲率先在永川引进导乐分娩、水中分娩、音乐镇痛分娩等国际先进分娩方式。这些多元的分娩服务项目,既减轻了产妇生产时的痛苦,更是让分娩回归自然,受到准妈妈的好评。

据统计,分娩镇痛自2012年1月开展至今年5月,共服务3241人次;导乐分娩自2013年11月开展至今年5月,共服务4411人次;水中分娩自2015年9月开展至今年5月,共服务1805人次;音乐分娩自2016年10月开展至今年5月,共服务512人次。出生缺陷三级干预项目自2011年开展至今年5月,共筛查出异常胎儿数7771人次,其中胎儿畸形1283例,有效降低了永川出生缺陷发生率。

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是全民健康工作的重要一环。在黄玲的心中,自闭症儿童更是时刻牵动着她的心。为了打开自闭症儿童的心灵之窗,医院以玩具为媒介,通过游戏的形式,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一套应用于儿童心理的辅导技术。即让儿童通过隐喻、意象、艺术创作等形式,表达困扰他们的情绪,抒发其想法、创伤,让他们从游戏中得到快乐,提高认知能力。

医者仁心。近年来,区集嫒医院、区儿童医院作为全妇女儿童的专科医院,医护人员在形式、技术等系列创新下,给永川及周边群众营造了一个母婴平安的温馨家园,让他们体会到如家般的温暖。

                                  永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