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康跃军,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副院长,重庆市微纳生物医用材料及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科学意味着什么?
康跃军的回答是:快乐。
从事科研工作多年,康跃军始终相信,借助科学的力量,可以为更多人减少痛苦,带去笑容。
今后打针不及被蚊子咬一口痛
最近,康跃军和团队正在进行一个特别的科研项目——研发一种“无痛针”,让打针的过程不再疼痛。
“无痛针”是如何把疼痛变没的?
康跃军给出的提示是——想想蚊子。“蚊子叮人的瞬间,我们往往毫无感觉,那是因为它的口器有好几根‘针’,又细又利,比起坚硬的注射针头压强小得多,疼痛感自然也减少了。”
康跃军说,打针的实质,是把药物送进人体内。而他和团队正在着手的“无痛针”项目,全名就是“可穿戴式微针药物递送载体”。这种载体类似于创可贴,接触皮肤的一面是由微米级针头阵列组成的“方阵”,针头细小到肉眼难以看见,进入皮肤时产生的疼痛非常微小。在指定部位贴上一片,按压后再撕开,注射就完成了。
这样一来,病人不仅能自主无痛注射,也不必受注射场所的限制。并且,载体针头可以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在无痛释放药物后,直接经人体降解,可大大减少医疗废弃物。
“今后,打一针的感觉,可能还不如被蚊子咬一口明显。”康跃军说。
鼓励学生自由探索
除了研发“无痛针”,康跃军还和团队一起在研究药物递送纳米生物材料、靶向性抗癌药物导向设计等项目。此外,他还要带研究生,以及承担研究院的管理工作。
导师工作繁重,是否需要学生来帮忙干活?
“团队各有分工,我也是其中一员,不是学生的‘老板’。”康跃军表示,他培养学生以目标为导向,“放养”为主,鼓励他们尽可能自由地探索科研领域,享受求知的快乐。
他的学生到实验室不需要打卡,也没有朝九晚五、周末加班等规定。遇到问题,学生先自发组织探讨解决方案,找师兄师姐讨教,实在无法突破,再来找康跃军。
“放养”的实质,既是让学生高效学习,也是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康跃军举例说,有的学生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学生却是夜猫子,机械规定研究时间没有意义。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可以解决,也等于是一种“思维体操”。
对科学有真兴趣就会乐在其中
“科研道路其实和人生道路一样,不可能一帆风顺。”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康跃军说。
2000年,他从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时,因为没有拿到海外的全额奖学金,也不想给家人增加经济负担,便没有立刻读研。从2001年到2008年,他辗转了三个国家求学;从加拿大转到美国期间,妻子还身怀六甲。
这些人生的难题,足以让人焦头烂额。康跃军选择了“见招拆招”。
面对经济上的困难,他选择了参加工作。虽然只工作了短短一年,他却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培养了沟通能力,为以后的科研生涯提供了助力。
面对学业与家庭兼顾的困难,他养成了制作时间表的习惯,将工作与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保持至今。
“说科研中没有挫折,那是骗人的;但如果对科学有真兴趣,就会乐在其中。”康跃军说,凭着对科学的真兴趣,他发现,挫折和困难恰好揭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可能不正确。如此一来,反而激励他进一步改进方法,一步步向真相迈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