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的张国华,他原先是一位油画爱好者,擅长把中国山水画和西洋油画精点妙点融会贯通,靠一支画笔在深圳打拼15年;如今,他是一片柠檬果园的主人,园内产鲜柠檬果300多吨,产值达100多万元,他也成为培育种植柠檬的“土专家”。
近日,笔者走进官渡铺坝村1社,大片翠绿的柠檬树枝上挂满了柠檬的幼果,嫩绿的果子上露珠欲滴,惹人喜爱。
这片柠檬果园的主人,重庆翠绿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国华,正在精心打理果树。
今年40多岁的张国华,1971年出生在官渡镇铺坝村1社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由于家庭条件拮据,他只在当地原安全中学上了初中一年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跟随同学南下广东学习油画。
从山沟沟里走进大城里的农家娃,连中国画都没接触过,对油画更是陌生。
当张国华走进诺大的油画室,被里面正在学习油画的两鬓斑白的老人,不满10岁的儿童,还有抱着婴儿的年轻母亲所感染。
在一位热心老师的指导下,他从一笔一画的基础慢慢学起。为了提升自己,他还专门跑选购了关于油画、中国山水画的相关书籍。由于虚心好学,且在画室多位老师的指点下,在油画室三年,他学到了别人五年才能学会的油画技能。
三年后,他大胆跑到深圳闲云油画公司应聘。他现场创作的两幅油画作品打动了考官,张国华被公司破格录取。他把中国山水画和西洋油画精点妙点融会贯通,让油画灵动“活”起来,使每一幅油画既有油彩的美感,又有中国风的味道。
他创作的油画很有独特的魅力,深受油画爱好者点赞,而且作品卖点高。从此张国华一支画笔在深圳打拼了15年。
“漂泊”他乡多年,总有一颗归家的心。加上家里年迈的父母也需要人照顾,让他萌生了回家乡创业的念头。
2008年,他回家过春节,看到家乡无数中青年忙于外出打工,居家的老人年迈体弱无法上山耕种,丢弃的零星耕地杂草丛生,让他十分心痛。他想,要是能让丢弃的坡耕地种上果树,既绿了荒山,又能给父老乡亲带来收入就好了。
2009年,在镇村干部群众的支持下,他投资100万元,集中流转土地200亩,通过网上从美国加州引进万株3年生优质嫁接柠檬幼苗,由此又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2015年秋,成片的柠檬试花结果。可他的柠檬虽然果大,但表面油疮重、黑斑多,没有看点和卖相,口感差,根本无市场。
眼看着100多万元和几年心血有可能血本无归,他彻底难眠。
第二天,他提了一包柠檬果去到区科协和区农委反映此情况。区科协、区农委对此高度重视,及时派出果树专家现场进行“会诊”。
通过专家指点, 到2016年,张国华培育的200亩柠檬果产鲜柠檬果300多吨,产值达100多万元,而且果实呈椭圆形,表皮色泽光滑,金黄锃亮,果酸味正宗地道,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此,张国华不仅在重庆盘溪水果市场设立了经营点,还在重庆多个实体店、电商平台同步分期上市销售。他还按市场价“订单”收购周边村社农户的柠檬果100多吨,解决了村民卖果难问题。
合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