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由市科协、市教委共同组织的高校科技资源精准对接区县(园区、企业)工作会在市科协召开。来自区县科协、市级高校、高校科研团队、企业相关人员100余人参加会议。市科协副主席周雄、市教委科技处处长蒋云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科协企事业部部长王昌志主持会议并作精准对结工作总结。
会议现场
周雄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提出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以及对重庆提出的“两高”、“两地” 、“四个扎实”的要求,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围绕重庆市委五届三次、四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在上月召开的市科协五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团结引领全市科技工作者为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助力建功的意见》。在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为我们持续开展好科技资源精准对接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周雄强调,开展高校科技资源精准对接工作很有意义。一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推动教育与科技、教育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助推区县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力抓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开展科技资源精准对接工作是区县和企业科技创新有力的抓手和有效途径,也将助力重庆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都”。三是发挥科协系统职能职责的有效平台。科协的重要职责就是“四服务”,通过“四服务”职责定位,彰显科协的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特色。开展科技资源精准对接工作,科协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一头连着高校和科技工作者,一头连着企业和园区,把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为地方党委政府排忧解难、服务科学决策,也有力助推了重庆的创新驱动发展。四是建立科技服务市场共享经济平台的有力举措。让企业共享高校的人才、平台、实验仪器等,促进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换代,同时高校的科研工作和学生培养更多地以需求为导向,更好地体现高校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科协组织发挥好自己基层网络组织发达的优势,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服务等工作,建立有效的科技市场共享平台。
周雄强调,要切实把握开展高校科技资源精准对接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一是科技资源的供给方要更加广泛。去年共收集了34所高校近212条科研团队资源信息。但相对于基层的科技需求,所能供给的资源仍显不足。建议组建一个全市高校科技资源供给库,按照理、工、农、医等进行分类整理,并且适时动态的进行充实修改完善。二是科技资源的需求方要更加精准。企业、园区的科技需求要摸底精准,区县科协组织要帮助企业查找痛点、难点。三是科技资源的协调方要更加积极。高校科协、区县科协、园区科协、企业科协参与此项工作,同时市教委也动员高校的相关科研部门共同参与此项工作。四是精准对接的手段要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常态化。利用大数据区块,线上、线下开展同步对接,同时注重线上对接。
市教委蒋云芳指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求各高校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和市领导的有关要求,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主动对接重庆产业转型升级新需求,支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今后的精准对接工作中,要提高认识,开创对接工作新局面;要抓好落实,实现对接工作“常态化”‘;要抓好产业培育,以点带面推进科技扶贫;要抓好权益保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精准对接活动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已先后在万盛经开区、九龙坡区、潼南区、大足区、合川区等区县开展。据统计,已累计形成了23个对接成果,达成项目合作16项,促成技术转让2次,决策咨询4次,解决难题2个,人才引进3次,科技创新平台资源使用5次,建立学生学习基地3个。
会上,万盛经开区、合川区科协、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资源化工与新材料创新团队、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药用资源与创新药物研究团队、重庆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市科协企事业部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