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论坛>

渝中区科协以党建带群建健全完善街道科协建设

发布时间:2018-03-12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2017年以来,渝中区科协以党建带群建为抓手,通过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突出重心下移,着力健全街道科协建设,基层工作力量得到加强;以科普手段真诚服务群众,增强了群众的向心力,进一步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

以加强党建为抓手,加强基层科协工作力量

经过多年努力,渝中区街道社区科协组织网络健全,11个街道科协、77个社区科普站覆盖全区。实施科协改革以来,区科协加强指导,各街道科协、社区科普站完成换届。基本由街道党政领导任街道科协主席,劳动和社会保障科长任科协秘书长,社区党委书记或居委会主任担任科普站长,并由专人负责科协工作。各街道社区还将辖区社会单位、楼宇楼院的党员、骨干充实到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参与科协工作,形成了区、街、社区、楼院四级工作网络,上下联动、覆盖全区,为党建带群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建好做实基层科普服务平台

区科协强化指导、加大投入、典型引领“三到位”,深化“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着力打造服务群众的“社区科普”品牌。截止2017年,全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12个、市级18个;累计建成31个社区科普活动室,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遍及11个街道42个社区,街道覆盖率100%,社区覆盖率54.5%。其中,“绿化栽培”课程被确定为2017年重庆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为全市科协系统也是渝中区唯一入选课程。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挖掘辖区资源和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科协和市人民医院等专家学者、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牵头成立了渝中区“关心下一代科技辅导团”、渝中区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团,组成一支3000余人的科普志愿队伍,常年深入基层社区开展科普服务。同时,各级科协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科普资源,积极与市民防宣教中心、三峡博物馆、重庆欢乐海底世界、区消防中队等20个科普基地对接,组织社区群众、青少年科普参观、科技互动体验200余场。在“全国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节点,区、街、社区多形式开展了集中宣传和“书香换花香”等“科普进社区”活动92场,发动科普志愿者700余人,参与群众逾万人次,收到良好宣传效果。

以联合协作为理念,广泛开展党建带群建工作

区科协始终把科协系统党建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形式开展工作。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区科协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组织收听收看大会直播,组织干部职工和部分科技工作者召开专题学习会5次,传达市委、市科协、区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会议精神,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区科协班子专题学习、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努力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积极配合市科协,组建了“榜样面对面”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渝中区分团,走进大溪沟、两路口、菜园坝等街道社区,面对面为街道社区科协工作者、居民群众开展了三场宣讲,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科协落地生根。积极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年开展集中学习12次、交流发言14人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街道社区走访调研20余次。同时,各街道科协、社区科普站结合辖区实际,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党十九大精神、“两学一做”、主题党日等讲座、宣讲等活动1084场次,受众5.9万人次。

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创新党建工作新路子,联合团区委等群团组织,依托街道社区,探索科普阵地共建共享模式,联手开展有影响力的服务活动。如依托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街科协联合开展“科技点亮人生”等科技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科学的神奇魅力。充分发挥社区党群工作站、社区科普活动室等科普设施的辐射效应和科普宣教作用,实现了基层科普工作有阵地、有制度、有活动、有成效。如依托电创园“党群e站”,区、街联手,持续为菜园坝、大溪沟、两路口、上清寺4个街道辖区内的27栋重点商务楼宇、近1000家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及员工,3栋重点楼宇的17家党组织及100多名党员提供党务服务、群团服务和政务服务,收到良好效果。去年8月,市委群团改革“回头看”督查组通过实地调研大溪沟街道华福巷社区、国贸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督查,充分肯定科协改革“有声有色”。

(何仕明 渝中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