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人物>

罗启全:发展洋芋产业带动农民致富

发布时间:2018-01-18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罗启全是黔江区洋芋协会的理事长,他先后做过废铁场、餐馆的生意,用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拼搏精神带动农民产业加工致富,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

突逢下岗,创燃新生

罗启全,1997年进入黔江供销社做工人,后来因为单位改制成为了一名下岗工人,但是勤劳努力的他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先后做过废铁场、餐馆的生意,但都因没有明确目标而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开始思考新的出路。在2012年过年的时候,罗启全回到老家与家人吃团圆饭,当时桌上的一道洋芋粉炒腊肉让他回味悠长,念念不忘!想到老家郁山用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手工洋芋粉,原汁原味,口感细腻顺滑,最重要的手工制作天然无添加,是土家人逢年过节的必备佳肴。但是黔江当时没有一家这样的农业加工厂,于是他开始自筹资金,找亲戚朋友借钱,通过政府招商在黔江建起了第一家农业食品加工厂——重庆晶钭食品有限公司。   

注重品牌开发,拓展产品市场

建厂初期,加上罗启全和妻子全厂只有10个人,当时他的宗旨就是让加工厂产品从基地到餐桌,自已种基地自己销销售一体化,不为其他,只想做出最好品质的土家特色农产品。他严格要求厂里所出来的食品全部是百分百纯手工工艺精心制作而成,而所有的食品原料也都是从老百姓手里的农产品通过工厂工艺加工带给大家!产品品质优良但是没有销路也发愁,于是罗启全自己亲自跑市场,黔江大大小小的超市、酒店 、饭店、他亲自拿着厂里加工出来的手工洋芋粉给大家品尝 ,还邀请有意向的合作人前去厂区参观纯手工制作洋芋粉的流程,让他们安心,放心。最终,通过产品过硬的品质和罗启全不断地努力推广,黔江‘金知了’这个品牌的洋芋粉就慢慢有了更多的口碑和销量!

发展薯类产业,带动农民致富

随着当时黔江大力发展旅游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来黔江游玩和品尝当地美食,罗启全发现很多外地来的游客吃到正宗的手工洋芋粉之后都被惊艳,有的还想做为伴手礼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而到了逢年过节黔江本地也有很多喜爱金知了洋芋粉的朋友相互赠礼,于是罗启全把原本简单透明的包装开始制作一些礼品包装,并且为了抑制市场的混乱,避免自己做出来的手工洋芋粉受到影响,罗启全在2013年注册自己的食品品牌——金知了!注册资金400万元,主要以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同时经营餐饮服务,先后在黔江太极、城东、中塘发动农户种植红薯、洋芋达2000余亩,2016年带头组建了黔江区洋芋产业技术协会,整合资源扩大种植面积,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当年产值增加32.5%。目前,协会会员增加到178户,带动550余农户加入红薯洋芋种植行列,协会培育种苗发放给农户种植,免费给培训栽培管理技术,订单全额收购会员农户种植的红薯、洋芋。同时通过深加工提升洋芋、红薯的产品附加值,实实在在增加了企业和会员的收入。

示范引领带动,助推共同致富

罗启全带领协会会员与科研专家一道,先后开展了优质红薯和洋芋的品比试验,在已建立1000亩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在金桥、迎新2个村开展了“青薯9号”、“鄂薯10号”等品比试验,提高单产和产品质量,目前已试验成功,亩产达2500公斤,比老品种提高了45%。今年,会员推广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带动金桥、迎新、双石等8个村550户农民推广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其中帮扶吸纳建卡贫困户65户,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

10多年来,罗启全先后获得了国家农业部第三届“农合之星”优秀人物、重庆市农村优秀科技特派员等称号。2016年,他其主办的股份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重庆卫视、黔江电视台先后为他作了专题报道。2016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等各部门领导,专程视察了他的基地、企业和产品,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张永秀 黔江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