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永川区第三届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副院长刘北忠
他是一位孜孜不倦潜心钻研学术,善始善终战斗在医疗第一线的医学科技工作者;他是一位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精心管理医院的管理者;他还是一位把学生当作子女用心培养的高校教师。他就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副院长、教授刘北忠。
潜心科研
现年47岁的刘北忠,是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司法鉴定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评审专家。他主要开展白血病诊疗靶点的筛选与研究工作,并从事临床生物化学、分子诊断学、检验与临床的教学工作。
1993年,大学毕业后,刘北忠留校发展,一直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担任临床生化教学教研工作。对待工作,刘北忠十分忘我,常常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十五六个小时。为了实验的成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记得有一次分子生物学实验,我多次失败。每次失败,我都静下心来,或独自分析,或与他人交流,逐个排除因素,进而找到失败的原因。那次实验在经历了10余次失败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做实验的EP管不干净。”刘北忠说。
工作以来,刘北忠主持并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庆市科委、重庆市教委等科研与教改课题15项,正在执行5项,并作为主研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6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30篇;作为副主编与编委,撰写并正式出版了全国规划教材与学术专著12部,全国规划CAI课件3部;获国家、省部等各级教学成果奖与科技成果奖20余项;已公开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精心管理
200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一直从事教学教研工作的刘北忠,从重庆来到永川,担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第五临床学院)院长助理,分管科技工作。作为一个新整合的医院,刘北忠认为医教研应该协同发展,“只有抓好了教学和科研,才能推动医疗的发展。”
2011年,他担任副院长兼中心实验室主任,先后分管科研、教学、人事等工作。分管科研和教学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先后建立中心实验室,并获得永川区科委批准成为了永川区医学实验中心,为医院科技创新、临床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不仅如此,他还鼓励身边的医务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并制定了相关制度,把科教量化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人头,让医务工作者正确认识医教研三者的关系,激发大家的创新潜力和活力。同时,还带头申报国家医学项目,促使医院科研工作成果颇丰。几年来,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SCI论文均获得突破,医院获得科研立项4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项目19项,科研经费达到1000余万。发表论文609篇,其中SCI32篇;获得厅局级科技成果15项。
刘北忠还主持启动了医院中青年人才建设,为医院铺好了培养优秀人才的发展道路。管理工作也获得学校和医院的认可。2012年1月荣获医院科技贡献奖和教学贡献奖,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作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被学校组织部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用心育人
刘北忠告诉记者,他除了是一名医学工作者,更是一名高校教师。他在工作之余,会利用一切时间向学生了解近来的课题研究近况,指导学生如何寻找解决课题难点的思路和方向。“作为老师,这些学生都是我的娃。”刘北忠十分关心学生的成长,坚持做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自2003年11月被评为硕士生导师起,刘北忠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51名。2016年2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招收和培养博士生1名,博士后1名。2011年到2013年连续三年被重庆医科大学和永川医院评选为优秀研究生导师。2010年指导硕士研究生王春光的硕士论文获学校优秀硕士论文奖,并获2011年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指导硕士研究生朱丹、2013年指导硕士研究生高远梅、2016年指导硕士研究生李浏和杨蓉的硕士论文获学校优秀硕士论文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高远梅、阳小群、蒋开玲、李浏、徐婷、肖春兰先后获国家奖学金。
(周舟 永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