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论坛>

提升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7-11-15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学会是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载体,面对学会普遍存在的创新和服务能力不足、组织结构和机制不完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如何创新学会工作模式、提升学会服务能力,充分挖掘、调动、发挥基层学会的科技引领功能,真正实现学会能力的有效提升,是当前学会工作的重点也是学会工作的难点。笔者结合渝中区学会工作实践,就提升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强化基础保障

要夯实学会发展基础,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支持指导基层学会在职业化运营、会员发展、机构管理等方面加强基础管理机制的建设。支持学会开展人员队伍职业化、专职化建设。一要改变现行的理事会成员构成体系,理事会成员要多以科技人员为主,一般行政机关领导原则上不进入学会理事会。二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不仅保证学会成员构成的数量,还要注重专职工作人员的高素质,确保基层学会正常运转和工作的高效率。三要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加强学会的运行管理机制,明确目标,制定学会短中期发展及远期发展目标计划,保证学会工作科学开展。四要加强对学术交流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提高学会运营能力,制定《学术活动申报流程》、《学术会议内容审批流程》等规范性文件,对会前筹备、会议召开到会议结束后的相关工作作出详细规定,对会议经费也要做出明确规定,以确保学术交流活动既做到高质量,为学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有效渠道。

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激发学会活力

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尤其是注重发展中青年人才入会,这关系到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的强弱。一要广泛吸纳年轻干部入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员队伍。二要加快培养年龄在30岁左右,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干部主持或参与大的科研项目,并未其提供经费、政策、工作等方面的更多支持,营造更宽松的潜心研究环境,引导青年人才充分利用好“科研黄金期”。三要关心青年会员的成长,服务好青年会员,主动了解其诉求和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把学会打造成“会员之家”,增强团结凝聚力,提高青年会员的创新能动性。四要展开对青年会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多支持青年人才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研讨会。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协会是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作为科技事业重要社会力量,我们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如积极开展科技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知识。二要积极主动承接政府部门有关委托工作,针对行业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开展学术培训、交流等活动;举荐优秀科技人才。三要推进民主办会机制的落实,探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管理机制。四要加强对会员的服务管理工作,建立会员网上管理平台和会员服务系统,完善会员服务项目,拓宽服务会员的渠道,倾听会员的意见和建议。五要尽快建立党建工作小组, 落实党的工作全覆盖,定期对分支机构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

争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要加强政策法规支持体系,为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建议由科协、民政、财政、税务、法制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相关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法规、政策,特别是制定有关鼓励企事业单位向学会捐款的细则。二是科协积极鼓励支持学会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特别是对已经脱钩,没有财政拨款支持的学会优先,从经费上给予必要的扶持。三是向党委、政府反映学会组织人才的现实情况,针对离退休后在社团任职与报酬问题,进行明确规定,鼓励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的积极性。

总之,积极采取对策措施,切实强化学会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创新和服务能力,以推动学会建设成为自主、自立、自强、自律,具有为政府和社会服务能力、充满活力的科技社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乔新尧 渝中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