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走进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武隆区后坪乡,映入人们眼帘的除了世界自然遗产后坪天坑群等景观外,还有很多特色的农业产业,特别是该乡中岭村村民豆小军养殖的豪猪成了当地老百姓增收的又一途径。
在后坪乡中岭村后槽组,两排简易猪圈依山而建。走近猪圈,几百头黝黑肥壮的躯体、细长笔直的鬓毛、黑白相间的棘刺、外加野兔般三瓣嘴的豪猪进入视野。一阵阵“沙沙沙”的声音不时传来,原来是豪猪的刺与墙摩擦发出的声响。
“别看它们貌不惊人,身材也不大,但它全身是宝,肉、脑、脂肪油、心肝胆胃,甚至连它身上的箭刺都可入药。”豪猪的主人豆小军介绍起了他的带刺宝贝。
偶然饭局吃出豪猪梦
“我干过搬运、水泥工、煤炭工等多种脏活累活。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总要看别人的眼色吃饭,我也体会过很多艰辛。”豆小军说,在外打工时常会想起家乡,自己的家乡是个交通不便、通讯极差、生活贫穷,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沟。
不甘于就荒废于在外务工上,也为了改善家乡贫穷面貌,豆小军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返乡后,豆小军先后考察了养山鸡、养蛇、养蛙等多个项目,但均因不适应当地养殖而放弃。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味道鲜美的豪猪肉引起了豆小军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番打听,豆小军得知,豪猪不仅肉特别好吃,而且市场价居然高达100元/斤,有时还买不到货。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豆小军便到湖南考察豪猪养殖的技术和销售市场。并多次论证,确定后坪乡中岭村的自然环境适合豪猪生猪,于是他将所有的积蓄全部投资养起了豪猪。
艰难困苦难阻创业梦
2015年10月,豆小军在中岭村后槽组租用了一块约2亩荒地,在获得相关部门审批后,便开始修建标准化养殖场、办理相关养殖手续,12月开始正式养殖豪猪。
但创业路并不顺畅。养殖场距离场镇较远,往返车程达2个多小时,路面也不好。在修建圈舍时,运费大大超过了购买水泥、石沙、砖等的材料费。
在养殖中,豆小军也遇到了滑铁卢,在引进40头种猪后,两个月内,各种病状频发。1头、2头……28头相继死去,每头2000元的损失把豆小军打击得体无完肤,失去了继续养下去的信心。
“现在不养,赔得更多。人家都能养好,我们为啥不能呢?一定要找到原因!”在妻子的支持和安慰让豆小军找回了信心。
效益可观成就致富梦
在妻子的支持鼓励下,豆小军有了动力,于是又找亲戚朋友借了18万元,买了几十头种猪,翻阅大量养殖资料,外出考察学习。终于,两年后,60头种猪已发展到了300余头。
“现在,大小豪猪一共有312头,价格大概在50元-60元每斤,比养生猪利润高出一倍多呢。”豆小军说,每头豪猪约在800-1000元,预计今年可以收入10多万元。
眼看着即将收获“第一桶金”,豆小军倍觉欣慰,总算是可以给自己、给家人一个交代了。“我准备扩大规模,预计明年达到500头以上,纯收入预计可达30万。”扩大规模并不只是看着眼前的利益。豆小军说,扩大主要是可以满足周边乡亲需要养殖的种苗,以此可以带动周边群众一同致富。
“我将以‘种苗优惠+高价回收+免费技术’培训的模式来运行。”豆小军说,后坪乡算是武隆区的“穷乡僻壤”,自己有能力帮助到乡里乡亲的,那就一定要尽力,争取早日实现增收致富,真正让豪猪产业在这“穷乡僻壤”中成当地老百姓的致富瑰宝。
(黄河春 王蓁 付琳眉 武隆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