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人物>

华野森:小小科技辅导员的科普梦想

发布时间:2017-10-10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从10岁到15岁,五年时间,他已从一位稚气未脱的儿童成长为翩翩少年,他是来自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华野森。自从2013年暑假期间华野森参加了重庆科技馆小小科技辅导员培训后成为一名小小科技辅导员。在这五年时间里,华野森积极参加重庆科技馆的志愿讲解服务,年平均服务时间在80小时以上,2017年被评为了重庆市最美科普志愿者。

在科普志愿者服务中成长

华野森积极参与展厅讲解和2017年小辅培训活动,每年寒暑假都会来重庆科技馆为观众志愿讲解。非洲动物展、海洋探秘展、古罗马帝国军事与科技展、神奇的材料展等临时展览,都能看到华野森的身影,他把每一次讲解都当成是自己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华野森讲解时声音洪亮,不怯场,讲解的科普知识全面而完整,逻辑清晰,中间有的部分需要串联,也懂得灵活应变,讲解不生硬,能够吸引住小朋友而同时将科普知识宣传给小朋友和年龄较大的学生和成年人。他认真对待每一场讲解,不为自己,不为老师,为的是让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对公众进行传播。“我不希望不管什么年龄,什么地方,什么职业的人来,只是看着展品的样子,玩玩那些可以玩的展品就离开了。我更希望的是观众们能够在参观后了解更多日常生活接触不到的科学知识。而我们小辅要做的也正是将这些知识宣传给广大市民朋友们。”他曾这样告诉老师。

在科普宣传中砥砺前行

作为科普志愿者,华野森还积极向班级和身边朋友宣传科普知识,包括同学、邻居、家人等。小学时,他曾推荐班级同学到重庆科技馆参加小小科技辅导员培训,最终成为正式小小科技辅导员为观众讲解。他还曾组织有关防灾知识的主题班会向同学们介绍自然灾害类型和防灾方法,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2017年的暑假,即将升入初三的他再次来到科技馆参加志愿活动。而身份从小小科技辅导员转变成了项目参与者,作为开营仪式的主持人,为新学员传授经验,华野森同学的这种崇尚科学,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行为,无疑是一个优秀的科普传播者和志愿者具有的。

在科普之路上探寻科技梦想

华野森在平时生活和志愿服务中思维敏捷,对未来也充满期待。他曾告诉科技馆老师,他觉得自己会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更多的是放在科学研究上。他认为科普更多的是普及,是做宣传工作,但是科技工作者不一样,他们会发现科学真相,他们的成果会作为科普材料宣传给其他人。目前,他认为他现在没有办法从事较深的科学探索,专业知识毕竟是不够的。但他能做的就是更多参与力所能及的科普工作,能为更多的公众做一些科普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一种荣幸,另一方面也是对科学知识做一些填充和磨砺这种坚持不懈的毅力。科学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简到难一步一脚印地走是硬道理,而他从一名普普通通小学生成长了一名科技馆小小科技辅导员正是为未来迈下了坚实的脚印。

与成年志愿者不同,华野森作为一名初中学生,他的知识储备和服务时间是有限的,但他热爱科学,热衷于科普事业的心却丝毫不逊于成年人,相信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能秉持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科普者严谨科学的态度,为社会,为国家,为科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重庆科技馆供稿 作者:杜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