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论坛>

合川科普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09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科普信息化中的做法、问题和建议

2014年,中国科协提出了“互联网+科普”的科普信息化建设。科普信息化,就是借助主流媒体、网络等传播渠道,对公众进行科普。做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重庆市合川区科协顺应科普信息化发展趋势,努力拓展现代科普信息化渠道,积极主动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全区科普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进一步做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合川区科协组织人员围绕科普信息化现状、问题等方面深入调研,具体报告下如: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加强媒体合作。为切实发挥大众媒体宣传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好这一公共宣传信息平台,合川区科协积极主动与区内报纸、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加强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合川广播电视台增设开辟了《科技大篷车》节目,在合川日报增设开辟了“三江科普”等科普栏目。有效促进了科普知识在现代传媒上的传播、宣传和普及。

(二)建设资源平台。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安装“科普e窗”、“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等资源平台,整合科普中国云、市科协系统、市文化委系统和其他优质信息化科普文化资源,实现各级各类科普文化信息化资源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2016年,在合川主城28个社区新装了“科普e窗”;2017年,在合川区的合川中学、合阳中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及主城社区安装了31台科普文化终端,可定时、定点、定方式免费向市民群众推送最新的科技文化资讯和相关科普信息。市民群众可通过建在“身边”的科普文化终端浏览超过30TB的科学文化信息内容资源。

(三)建好“站、博、号”。通过“站、博、号”(科普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与开通,初步形成了科普信息化的科普宣传格局。“站”,指合川区科协网站。网站设计了“走进科协”、“工作动态”、“党的建设”、“创新驱动”、“三江科工”、“三江科普”、“青少年科普”、“学会协会”、“互动交流”等栏目板块,建成了为公众提供海量科普信息、体现权威性、科学性的科普网站。“博、号”,指合川科协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不定期的面向公众发布科普资讯,满足公众快捷、碎片、广泛的科普学习新需求。

(四)融入场馆建设。在合阳中学、南滨路小学、钱塘中学、太和中学、七间中学、小沔中学等学校科技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型机器人探究实验室及友军青少年科普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等科技场馆融入“互联网+科普”的理念,共建共享数字化科普资源。南滨路小学科技馆建有科普影视厅;合阳中学科技馆建有科技产品互动区、校园创客空间等展厅,运用声、光、电技术和虚拟技术、前沿科技体验等形式,让青少年学生参与互动体验,感受科学奥秘。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型机器人探究实验室,青少年学生可以免费动手设计实验,探究机器人的奥秘。

二、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媒体合作中原创内容少,对受众吸引力不够。与区内报纸、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合作过程中,科普内容转载摘抄的多,原创的少,影响力不够,公众认知度不高。

(二)终端平台建设数量不够,市民知晓度不高。目前 只在区内主城28个社区及部分学校安装有“科普e窗”和“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优质科普资源平台。市民群众对优质科普资源平台知晓度不高,“科普e窗”和“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三)“站、博、号”影响力不够。合川目前建有合川区科协网站,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如何在现有平台基础上打造影响力大和公众认知度高的科普传播平台,仍需持续思考和投入。

(四)科普场馆中融入的科普信息化资源不足。如何将更多的科普信息化资源融入到全区科普场馆,让更多的市民群众、青少年学生能参与科普信息化互动体验,感受科学奥秘。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仍需要持续思考和投入。

三、进一步做好科普信息化工作的建议

(一)持续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提供原创内容,打造“三江科普”品牌,必要时可将这些内容与其他区县兄弟单位进行“有偿共享”。对于科协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发、共建的产品或者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合作之前灵活把握项目后期的收益评估核算,让科协工作也有“益”可循。

(二)做好与市科协对接工作,争取更多的“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优质科普资源平台,在更多的社区等场所安装“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同时,可以从圈群化、活动化、趣味化等角度入手,让社区居民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知晓“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这种优质科普资源平台,通过互助平台及交流模块的设计增强居民的圈群意识,从而增强对该平台的使用黏度。

(三)增强“站、博、号”影响力。针对公众关注的科学事件和民生热点,通过合川科协网站、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出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判断和理性思维。在做好内容推送的基础上,微信公众号增加互动功能,开发提升科普微信的菜单,下设科普微网站、科普视频、科普基地、科普活动等子菜单,使用户和微信公众平台形成良性互动,有效提高“站、博、号”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

(四)加强科普场馆信息化资源融入。争取在更多的学校建设信息化科普场馆,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可以参与到互动体验,感受科学奥秘。对于由个人、企业投资的社会化科普场馆,科协系统应采取积极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对其进行资金、互联网技术和专家层面的引导、扶持。

(何思远 合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