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人物>

让阳澄湖大闸蟹在武隆开花结果

发布时间:2017-09-22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记武隆区科技养蟹带头人樊霞

“没想到武隆也产大闸蟹,而且味道还这么正宗!”9月20日,在第三届武隆大闸蟹秋捕节暨重庆武隆火炉森林旅游文化节现场,刚刚出锅的清蒸大闸蟹,让在场的游客品尝到了武隆大闸蟹的美味。

好吃萌生养蟹情

2011年,樊霞高中毕业后,来到浙江杭州,跟随父母一起打理家庭餐馆。可年轻的樊霞心思却没在生意上,而是琢磨着自己这么年轻到底该做什么。

在一次偶然的饭桌上吃到了阳澄湖的大闸蟹,就在这次饭后,樊霞萌生了自己养蟹的念头。2012年5月,樊霞不顾家人反对,独自去到江苏省,寻找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户,准备打工学习。

在樊霞在苦苦找寻下,她走进了一家名叫永杰蟹业专业合作社,但老板看到一个女孩子要学养殖阳澄湖大闸蟹的技术,让樊霞吃了闭门羹。

但年轻气盛的樊霞却不服输,对家乡的基本情况对老板作了详细的介绍后,终于樊霞获得了学习的机会。经过近两年勤奋学习,樊霞终于掌握了养蟹技术、卖蟹经验。

学成归乡忙创业

掌握了养蟹技术,樊霞开始谋划着回家养蟹。“武隆生态资源丰富,好山好水肯定能养好大闸蟹。”怀着梦想,2014年樊霞回到了武隆。

到底哪里才适合养殖大闸蟹呢?樊霞在武隆26个乡镇之间穿梭着,寻找最适合养殖大闸蟹的水源。在武隆农委的帮助下,她将养殖地点选定在了武隆区凤来乡六角水库。

万事开头难,在经历了用尽积蓄、变卖房子和举家搬迁后,樊霞的大闸蟹养殖基地终于在六角水库建设起来。接着,她以每只5元的价格从江苏空运回25000只蟹苗,投放入水库。

致富不忘带乡邻

“武隆像六角水库这样适宜大闸蟹生长的地方太多了,这可能就是大闸蟹和武隆有缘分吧!”樊霞说,她充分利用武隆独有的优越自然环境,采用仿生态养殖技术,并请来师傅徐永杰作为技术顾问,当年的产值就达到35万元。2015年,樊霞和另两名合伙人组建了水淼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仅让樊霞更加坚定了创业之路的决心和信心,也让周边的村民有些眼馋,不少人开始打听如何养殖大闸蟹。

“因为很多村民想要养殖大闸蟹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始,所以我们采用‘公司+基地+蟹农’的经营模式,由我们公司提供蟹苗、技术和回收成品蟹,为村民养殖大闸蟹扫清障碍。但是他们必须保证两点,一是使用活体饵料喂养,二是绝不添加任何有害激素和伤害有机标准的药物。”樊霞说,只有严格做到这两点,才能保证大闸蟹的品质。

目前,在樊霞的带领下,武隆区火炉、凤来、黄莺等乡镇的70余户村民通过养殖大闸蟹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武隆区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面积已达到了1300余亩。

 (黄河春 陈然 武隆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