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人物>

蔡国强:用科技创新谱写精彩人生

发布时间:2017-08-08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记垫江县科技工作者蔡国强

蔡国强,现年35岁,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型急诊医学研究生,垫江县中医院急救部主任,垫江县科技工作者。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承担参与市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5篇,SCI论文1篇。他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1项。2014年获得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创新全国二等奖。2015年获得共青团重庆市委第二届创新冠军,2015年获得共青团中央第二届创新全国赛铜奖,2014-2016年度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标兵。2017年被垫江县科协列为县科技工作者。

1982年,蔡国强出生在新民镇玉龙村。小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到村里来为村民治病的医生,亲眼见证了医生治病救人的“神奇能力”,从此便与医生这个职业结下不解之缘。 

正如蔡国强自己所说的,虽然家中没人任何一个人从事这个职业,可不知为什么,自己偏偏就喜欢上了,或许这就是注定的缘分。 

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时,蔡国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方面的专业——麻醉学,并顺利被大学录取。“踏入大学校门那一刻,我就觉得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那时候真的非常激动。”蔡国强回忆起当年刚刚走进大学的他,满脸笑意。上大学时,蔡国强付出了比同学们更多的努力,扎扎实实将基本功练好。在认真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之余,认真涉猎医学相关书籍,经常到导师办公室请教。 

大学毕业后,蔡国强进入涪陵中心医院工作,成为一名医生。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2006年,蔡国强回到家乡垫江,进入县中医院,成为其中一员。 

后来,蔡国强先后到西南医院、新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涪陵中心医院进修学习,回院后,带头创立起规范的院内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室三个临床科室,填补了县中医院无相应科室设置的空白。2009年10月,由于工作勤奋、成绩突出,蔡国强被任命为急救部主任,全面负责科室的业务、管理工作。 

刚进入科室时,蔡国强的实战经验并不多,为了让自己尽快适应岗位具体要求,他化身“拼命三郎”,跟着科室的前辈们从头学起。那时候科室人手严重不足,整个急救室、院内急诊、ICU只有3名医生,加班成常态,几乎隔一天就要轮值一次夜班,他有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 

“那时条件真的很差,没有专门的值班室,值班的时候我们就只能打地铺。虽然条件差,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谈起当时的情景,蔡国强语气显得十分轻松。 

在蔡国强看来,急诊科和ICU是急危重症病人抵御死神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可以说时刻都在和死神赛跑,每当从死神手中抢回病人生命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金杯银杯不如病人的口碑。从事急诊和重症医学临床工作十年来,蔡国强业务技能熟练,专业基础理论扎实,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时时为病人着想,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医德高尚、妙手回春”“治疗精心、热情周到”“视病人为亲人、良好医德医风”……走进蔡国强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病人送给他的锦旗,格外显眼,上面书写的一句句朴实真挚的感谢语,折射出蔡国强多年来的辛苦付出。 

通过蔡国强和他的团队的努力,整个急救部创造了无数生命奇迹:各种大手术后的危重病人2000余例、各种呼吸衰竭600例、多发严重创伤400例、重症坏死性胰腺炎32例、失血10000ml严重创伤患者27例、心跳呼吸骤停复苏48例、各种中毒560例等。

120急诊值班室,蔡国强的桌案上放着厚厚的一摞书籍,包含了急诊医学科方面各种各样的专业书籍。多年以来,蔡国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工作再忙,他都会抽出一点时间看看书,涉猎同领域最新的理论知识,也会经常在医学网站上向学术前沿的专家们学习讨教。并多次参加重庆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等举办的各类学术会议。 

“医学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学习不进步,自己的能力就不能满足临床救治的需要,那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医生。”蔡国强认为,作为医生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救治更多病人。 

为了学习更多专业知识,2013年蔡国强考取重庆医科大学统招研究生,获得临床型急诊医学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2016年7月攻读重庆医科大学校内博士课程班,开始在读博士学习。 

在学习的基础上,蔡国强还努力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获得了多项专利。目前,他已自主申报开展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和重庆市科委科研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承担参与市级科研项目3项。拥有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授权外观专利1项。其发明专利项目《心电起搏除颤监护支气管导管》已与重庆360医疗器械公司签订转化协议,将于明年生产上市,即将把专利项目转化为创新的医疗器械服务于大众。 

“科技创新如同烹制一道大餐,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它不是快餐,快餐是快,色香味却差得远。”蔡国强认为,只有沉下心、俯下身学习和专研,才能不断创新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案,促进创新驱动落地开花。

(杨槐 况成林 垫江县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