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发展号召,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29日,重庆科技馆成功举办了科技·人文大讲坛“谁把AI装进了我的‘文具盒’”主题科普活动。活动采用科学演讲、科学表演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300余名青少年及家长参与其中。
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学习成长”,通过“听科学家讲故事”“科学对话”“跟科学家去实践”三个板块,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与技术应用深度融合,向公众阐释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当代青少年如何积极拥抱时代、善用AI工具实现自我成长。
活动以一场充满未来感的AI歌舞表演拉开帷幕。科大讯飞AI虚拟歌手“Luya”与春晚同款“宇树”人形机器人首次联袂登台,展现人机共舞的科技魅力。在“听科学家讲故事” 板块,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教授陈枫以“机器人真的有智慧吗?”为题,结合智能博弈、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 AI 模拟人类思维的逻辑框架,帮助青少年们建立起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基础。在“科学对话”环节,现场围绕“人工智能会让人越来越聪明还是越来越笨?”的话题进行讨论,青少年们与专家围绕伦理议题展开思想碰撞,进一步思考技术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培养全面看待科技发展的思维方式。
在“跟科学家去实践”环节,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科技馆馆长、科大讯飞科普研究院高级讲师宋佳的指导下,青少年们化身“AI魔法师”,与“讯飞星火大模型”展开创意对话,通过指令输入完成风格多样的数字画作;设计能实现多语言交互的个性化机器人,并借助高精度建模技术打造专属的“数字分身”。整个实践过程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不仅让青少年们直观感受了AI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重庆科技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技术力量,精心打造各类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成长。未来,重庆科技馆将持续深化与高校、企业的合作,紧密追踪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不断创新科普活动形式与内容,助力青少年从“技术学习者”向“未来创造者”转型,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人才根基。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