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高教老协重师分会会员、重庆市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团成员唐安科被授予“敬业奉献重庆好人”称号。40余年来,他专注研发无毒标本制作技术,累计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通过公益展览,将6000余件标本带入川渝地区大中小学校,以创新实践架起科学与自然的桥梁。
从实验员到“民间发明家”
1980年,唐安科在担任植物学实验员时,发现传统标本制作依赖甲醛浸泡,存在健康隐患。为探索无毒环保工艺,他将自己的家改造成“实验室”,历经数十年实践,创新提出干制技术,攻克标本防虫、防霉难题。其研发的《动、植物标本的塑化制备方法》等专利技术,以科学性与环保性颠覆传统,为生物标本保护开辟新路径。
用标本定格自然之美
唐安科以精湛技艺赋予动植物新的“生命”。他常常义务为市民制作宠物标本,帮助主人寄托思念。一只存放20余年的小狗标本至今皮毛柔顺、神态鲜活。其制作的6000余件标本涵盖刺猬、非洲牛箱头蛙、蝴蝶等物种,细节纤毫毕现,植物茎脉清晰,昆虫薄翼透如轻纱,宛若一座“微型自然博物馆”。全国多地民众慕名寄送样本,他用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方式,定格生命的永恒之美。
播撒热爱自然的种子
退休后,唐安科开放家庭展馆,并深入成渝地区学校、社区举办公益展览50余次。他带领学生近距离观察标本,手把手指导制作昆虫模型,激发青少年探索兴趣。2019年至今,近3万名师生和市民通过他的作品感受自然魅力。就像他说的,标本不仅是技术的成果,更是传递生命意义的窗口。
四十载坚守,唐安科以标本为媒,让更多人看见自然的瑰丽与生命的永恒。他用一双巧手、一份专注,播撒“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种子。他以匠人之心与公益情怀,为科普事业注入温暖力量,诠释着“敬业奉献”的深刻内涵。
重庆高教老协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