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青少年对光学及前沿科技的兴趣,3月14日下午,北碚区科协联合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物理学会、西南大学科普空间站,在西南大学举办了“光与显示”主题科普讲座。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年级的百余名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来自“西南大学科普空间站”重庆市科普基地的雷衍连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踏入了光的奇妙世界。“为什么彩虹有七种颜色?”“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雷老师从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出发,用生动且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光的折射、反射与色散现象。同学们认真聆听,现场惊叹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 从原始社会的火把、爱迪生的白炽灯,到现代LED技术,雷老师详细介绍了光源的演变过程,重点介绍了照明和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具体示例对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畅想,鼓励同学们要敢于想象,勇于创造。
讲座在掌声中落幕,但雷老师在讲座中所传达的精神——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探索、对创新的热忱却如一颗颗星火,悄然点亮了少年们的眼眸,在他们的内心埋下了一颗颗小小的物理种子。
接下来,区科协将继续联合“西南大学科普空间站”重庆市科普基地,更多地推出前沿科技系列讲座,以光为媒,以趣为引,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北碚区科协、重庆物理学会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