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由中国林学会主办,北碚区科学技术协会、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碚区花卉协会、北碚区朝阳小学等承办的“自然有发现”公益科普活动成功举行。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和展览,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的热爱,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
活动中,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展陈与科普部主任、高级实验师李颖超博士以“昆虫世界的奇妙之旅”为主题,为250余名学生带去了一场精彩的科普报告。通过图片展示和生动讲解,他带领学生们认识了蜜蜂、蝴蝶、蚂蚁、瓢虫等多种常见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为大家传授发现昆虫的技巧和识别昆虫的方法,引导学生们以全新的视角观察和理解昆虫世界,激发起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活动现场还展出了“笔记缙云山×二十四节气”主题展览。该展览精选自由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少年先锋报社合作策划的《笔记大自然》栏目,该栏目已在《少年先锋报·好少年三、四年级》上连载10余年。24幅精美的缙云山自然笔记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借助手写、手绘的形式,生动展现了缙云山的自然风貌和物候变化。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自然教育工作者的观察成果,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近年来,北碚区以缙云山综合提升为契机,大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此次活动期间,北碚区科协与中国林学会、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达成科普合作意向,在中国林学会的支持下,区科协将融入“漫步缙云”科技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向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融合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北碚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如同鸟之双翼,相辅相成。通过开展此类科普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态意识,更能为缙云山乃至整个北碚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接下来,各方将继续深化合作,以科普教育为纽带,让更多人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共同守护绿水青山,让生态之美永续传承。
北碚区科协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