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做好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3月9日,江津区科协、江津阳光社工中心和江津区科普志愿者总队在鼎山公园开展了一场“寻找春天的足迹,我是自然观察家”主题科普活动。
活动当天,一群怀揣着对大自然无限好奇的孩子齐聚鼎山公园。在充分的准备之后,每人领取了一张植物卡,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好奇,开始了在鼎山公园的寻觅与探索之旅。
在探索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运用五感观察法来深入了解身边的植物。他们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用手轻轻触摸叶片的质地,用鼻子嗅闻植物的气息,甚至尝试聆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这种全方位的观察方式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每个孩子都以画笔和文字认真记录着今日的自然笔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满足的笑容。
在分享环节,一位名为“橙子”的孩子自信满满地说:“我今天观察的植物是婆婆纳,它是一种草药,有着独特的形态和气味。在观察它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它带给我的今日份心情是欣喜,因为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感受到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橙子的分享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共鸣,他们纷纷举手示意,并逐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孩子们在交流中成长,在分享中收获。
此次“寻找春天的足迹,我是自然观察家”主题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亲近了自然、了解了春季植物的特征,还激发了他们对生态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小小志愿者们会成为大自然的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保护的理念。
(张珩铃 江津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