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服务>

李晓林:科技助农践初心 果香满园幸福来

发布时间:2025-02-27 | 作者:重庆高教老协  | 编辑:明毓琳

2025年新春伊始,北碚区科协联合重庆高教老协等单位开展果树新品种推广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高教老协西南大学分会果树专家李晓林作为科技志愿者,为果园带去了李子等优良品种接穗,发放技术手册近百份。活动中,果农们学习热情高涨,纷纷主动添加李晓林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咨询栽培难题。

这场活动正是李晓林服务乡村、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生动写照。

图片3

科技助力,点亮乡村产业新希望

雨水节气前后是果树嫁接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时机,为此,李晓林先后奔赴北碚西山坪村恒屹果园与东升村珑根农业桃园,以科技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在西山坪村,他引入龙李等3个李子新品种及大果白肉枇杷,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示范等方式,系统传授嫁接、套袋技术,并强调果树高接套袋对抵御倒春寒与病虫害的实效。依托该果园2022年引进的桃品种中有3个早熟优品(2024年已丰产)的成功经验,他采集枝条为东升村服务储备资源。次日,李晓林携带桃、枇杷、李子共6个优良品种枝条又前往东升村,为两亩桃园实施高接换种,示范枇杷“华白2号”“金星”及“龙李”接穗技巧,同步指导桃树修剪与肥水管理。不仅通过跨村镇种质资源共享与“技术引入—精准落地”模式解决了品种老化问题,更以科学管理为果农铺就增产路径,夯实了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

扎根田间,精准服务结硕果

北碚澄江镇上马台村是李晓林定点帮扶的“示范田”。自2023年引进14个李子新品种并实施高接换种以来,他持续跟踪指导栽培与田间管理。2024年,已有7个品种成功挂果,表现出早熟、丰产、果大、抗裂等优良性状。预计今年所有品种均可结果,为全村品种改良奠定基础。此外,在静观镇金堂村,李晓林通过指导枇杷疏花疏果、修剪及肥水管理技术,帮助示范户实现单株产值从几十元跃升至150元,2025年有望突破200元,亩产值将超万元。这一成果带动周边农户主动学习新技术,为该村产业升级注入活力。

线上线下,拓宽服务辐射面

为突破地域限制,李晓林依托“果员之家”微信群,根据不同季节需求,向30余户果农实时推送技术资料、解答疑难。2024年,群内累计解决技术难题百余个,成为果农心中的“指尖课堂”。在合川区双槐镇黄土村调研时,他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为水产养殖与果树栽培协同发展提出建议;在南岸区广阳镇赵和果园,他引入3个桃新品种,助力业主优化种植结构。此外,李晓林还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活动,通过“果品营养与健康”主题讲座,将果品知识送入寻常百姓家。2024年,李晓林累计开展乡村服务22次,服务覆盖4个乡镇,惠及农户上百人。

“让技术扎根土地,让果园焕发生机”是李晓林坚守的信念。他表示,以后仍将继续服务乡村,以科技之力推动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农户收获“金果子”,迈向幸福路。

重庆高教老协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