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北碚区科协联合北碚区老科协到静观镇金堂村、复兴街道栀子村、东阳街道西山坪村,开展“惠民兴县·科技助农”果树春季管理技术指导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旨在走入乡村果园了解农民需求并给予技术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服务。
活动中,西南大学老教授协会果树专家、科技志愿者李晓林老师,分别前往北碚区静观镇金堂村,复兴街道栀子村和东阳街道西山坪村,调查了解各村的枇杷、桃、蓝莓等果树生产管理情况,及时为果农们提供技术咨询、示范服务。
在金堂村,李老师现场查看了枇杷的坐果情况,确定是否可以进行疏果套袋,了解枇杷种植户是否准备好枇杷套袋及所用肥料等,确定疏果及套袋时间。李老师还为示范户带去了一个枇杷优良品种接穗,并亲自示范嫁接。
在复兴街道栀子村,李老师发现种植的100多亩大五星枇杷,已经有十来年栽培历史,种植户也具备栽培技术,但是,枇杷树整形修剪欠佳,树体高大,不方便管理。种植户虽然进行了疏花,但是方法不正确,疏掉了花序顶端,留下花序基部的花,不方便套袋。另外,由于整形欠佳,结果枝严重外移,导致树冠内膛空虚。在施肥方面,为了节省劳力,采取简单的满园撒施,这样既不利于肥料的有效利用,下雨还会造成肥料流失。通过与种植户的交流,李老师建议在采果后结合修剪进行回缩修剪更新树冠,开沟施肥结合灌水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疏果套袋提高优果率。
来到东阳街道西山坪村,志愿者们参观了几个果树种植大户,发现西山坪村的果树已经形成很好的产业。主要果树有柑橘、桃、枇杷等,并且栽培技术水平比较高。如金山果园,面积大约50亩,是一个刚刚进入结果期的幼年果园,桃树全部整成“Y”字行,非常标准的3*6米的宽窄行;枇杷幼树都进行了拉枝;果园干净整齐。在勇哥果园,种植了沃柑,脐橙、蓝莓等果树,果园里沃柑还未采摘,硕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在枇杷果园,均采用双层整枝,只是第二层与第一层主枝的层间距过大,导致树冠较高,不方便疏果套袋采果等作业。李老师为种植户仔细讲解了存在的问题,并为他们现场提供了解决方法。
接下来,区科协在“惠民兴县·科技助农”项目支持下将继续联合多部门,并组织志愿者为果树种植户送去技术服务、肥料和农药等,发放果树春季管理技术资料,促进果树生产管理,到乡村服务,为乡村特色产业贡献力量。
北碚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