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教老协社会服务专委会专家、西南大学退休教师谌利,数十年扎根油菜科研一线,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成为重庆农业领域备受尊敬的专家。他退而不休,坚持深入田间地头,为油菜育种和技术推广倾注心血。
技术传承,助力产业升级
为提升油菜制种水平,谌利多次前往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重庆市农科院油料所等地开展技术培训,累计指导农技人员、制种大户及科研人员60余人,系统解答杂交油菜制种与高油分育种难题。他的实践指导深受基层干部、企业和科研团队赞誉,为油菜产业技术升级注入活力。
躬耕一线,夯实育种基础
每年秋季,谌利都投身油菜育种材料清理工作。面对重庆持续高温,他与重庆市农科院油料所工作人员在简陋工作台上逐一筛选数千份种子,严格检查颜色、颗粒及病虫害,并编号登记。仅2024年秋季,便清理出3801份育种材料,为后续选育新品种奠定下坚实基础。
不畏艰辛,播撒科研希望
在重庆市农科院油料所垫江县毕桥村育种基地,谌利顶着37℃以上高温,与重庆市农科院油料所工作人员共同完成4209份油菜材料的播种。工作中,他手持记录本,逐一核对种子编号,确保田间操作零误差。风吹种子袋时,他甚至用泥土压住袋子防止混乱。播种后,他又赶赴苗床查看出苗情况,指导年轻技术员插放500余块标记牌,保障试验数据的精准性。
科学规划,推动区域试验
金秋十月育苗移栽期间,谌利全程参与重庆市农科院油料所垫江县毕桥村育种基地承担的西南地区(含五省市)油菜区域试验田规划工作,科学划分试验区组,指导完成4600余份材料的分类栽植。从区域试验到品比试验,他严格把控细节,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重大损失,助力油菜栽植工作高效推进。
退而不休,赤诚坚守
谌利始终以“不唯书、只唯实”的态度扎根田野。无论是烈日下的播种,还是寒风中的移栽,他始终与其他工作人员并肩作战,用实际行动诠释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他的奉献精神不仅赢得同行敬重,更成为农业科研领域的学习典范。
长期以来,谌利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坚守推动创新,在油菜育种的道路上默默耕耘,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不竭力量。
杜琼 重庆高教老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