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社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提升他们识别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2月11日,北碚区科协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在天生街道西南大学南社区开展食品安全科普讲座。
活动现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凌溶用专业的知识,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既生动又实用的食品安全科普课程。她详细介绍了保健食品的种类、标识,保健食品和药品、普通食品的区别并重点教授了居民们如何通过观察包装信息、查验批准文号等方法来辨别保健食品的真伪,如何科学地选购保健食品。同时分享了查看食品药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正确储存等实用技巧。凌溶特别提醒居民,在购买食品、药品时,切勿购买“三无”产品,如果遇到假冒伪劣产品也可以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
此外,凌溶还着重强调,保健食品并非药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他提醒居民在购买和使用保健食品时要保持理性,切勿被虚假宣传所误导,从而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活动最后,北碚区科协的科技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手册,并在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社区居民纷纷表示,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食品安全知识,还提高了对保健食品的辨识能力,也要和家人朋友一起学习。
接下来,北碚区科协将积极响应居民的需求,继续开展更多贴近民生、服务群众的科普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普服务,为居民们提供更多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
北碚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