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郑曙明教授团队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西藏,特别是林芝地区耕耘长达近20年,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对推动林芝冷水鱼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深耕科学研究,助力林芝冷水鱼产业改革
团队牵头完成了《林芝市10年禁渔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成为林芝市2011年率先在西藏实施10年禁渔的政策制定依据),《农业农村部对口支援朗县冷水鱼及土著鱼养殖示范中心场规划设计》,“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雅鲁藏布江中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吴青负责任务三:重要鱼类人工驯养、繁育技术研究课题”,《尼洋河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划》《国家级西藏林芝土著鱼类原良种场规划设计》《林芝市渔业资源现状与其保护发展对策思考》等。
编制研究报告,提升异齿裂腹鱼原种场产能
主持编制的“西藏林芝异齿裂腹鱼原种场技术提升改造可行性研究”课题获得评审通过。该项目由西藏林芝农业农村局下达,项目总投资3213万元,由西藏农牧厅专项资金支持。林芝市异齿裂腹鱼原种场由福建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等相继援建而成,2013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积33亩,拥有育苗车间、亲鱼池、苗种池等基础设施。由于原种场建成投产已过11年,原有设施设备老化,由于技术突破,原设计不适应新时期西藏土著鱼类繁育和冷水鱼产业发展需要,为提高生产效能,技术水平提升,需要升级改造,以适应新形势。吴青、郑曙明教授团队接受任务后,通过科学设计,技术升级,设施改造使得原基地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科技含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项目按技术设计方案实施后解决了原来土池渗水的问题,产能提升33倍以上。异齿裂腹鱼的繁育能力从原来的100万尾/年,提升到500万尾/年以上,产能提升5倍以上,将为地方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提升异齿裂腹鱼产量,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又称异齿裸裂尻鱼,是鲤科裂腹鱼属的一种鱼类。它主要分布在西藏的雅江流域。由于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异齿裂腹鱼的数量有所减少,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物种。这种鱼类对于研究高原水域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高教老协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