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科协>区县科协>

江北区科协建设社区科普大学工作经验:家门口的科普“食堂”——社区科普大学

发布时间:2024-12-05 | 作者:江北区科协  | 编辑:明毓琳

为推动科普知识在广大群众中的传播,江北区科协高度重视社区科普大学建设,由各社区科普大学开展的健康义诊、食疗养生、防灾减灾等科学知识讲座正逐步走近群众身边,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必去之地”。

“点单配送”,可解群众所需。对于群众重点关注的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区科协多次联合区营养师学会、区中医院等单位开展健康知识科普课堂推送活动,让各社区用“点单”的方式选择适合本社区的课堂、教师,让社区居民吃上想吃的“科普大餐”,切实满足群众所需。

广开“餐厅”,已成大势所趋。社区科普大学作为群众家门口的科普“餐厅”,其数量、普及度成为了事关群众能否吃到科普餐的头等大事。就此,区科协每年拿出专项财政资金用于社区科普大学的建设,给各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广泛发动尚未成立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的社区主动申报。截至目前,江北区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数量达到85所,2024年新成立9个教学点,全年开课数达2096节,教学点数量位居重庆市第一,已经实现区内街镇全覆盖,社区科普大学的社区覆盖率达71.5%。

增加“菜品”,筑牢科普之基。在保障社区科普大学数量的基础上,区科协也着力于提升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学质量。一是扩大教师库,多次走访区内各医院、各科普基地,与各单位、企业开展合作,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建立课后评价制度,课后邀请学员进行教学内容评价,并根据学员的反馈进行相应整改;三是严格考核管理,要求各教学点执行春秋两季教学制度,在课后及时将课程内容上传系统,并按照上级要求对各教学点进行考核评优。

下一步,江北区科协将继续运营好社区科普大学“餐厅”,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满足群众需求,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为宗旨,提高社区科普大学品牌影响力。

(江北区科协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