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汽车已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据公安部统计,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其中汽车2.81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5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18亿人。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老百姓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从源头遏制交通事故高发形势,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且刻不容缓。因此,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不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中国科协2008年发布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年)》,科协直属单位应采取“横向联合”的工作方式开展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有效促进馆、政之间资源共享与联动协作,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科普宣传,努力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科技馆作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场馆,肩负向公众科普知识、提高市民科学素养、整合社会科普资源的责任。科技馆与交通管理部门共同建设交通安全教育基地,有助于汇聚科普合力,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优质科普服务。在科技馆内建设交通安全教育基地与其他基地建设模式有共性也有特性,需要根据科技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一、开展前期调研、充分论证
前期调研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包括展览思路的形成、主题脉络的梳理、表现形式选取、后期运行的预估,都要依赖展览的前期调研。首先,策划团队应前往运营情况好的交通安全教育场馆调研,重点了解展览的主题线索、展品性能、受欢迎程度、围绕展品开展的教育活动等内容。其次,策划团队应围绕交通安全开展相应选题的文献研究,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并充分理解。最后,策划团队根据对多地交通安全基地的考察内容,结合科技馆的实际情况,重点对基地选址、“是否有足够多的展品支撑展区主题”“交通安全类展品是否满足基地建设需求”等问题进行逐一论证、探究,确保方案能够落地。
二、展品甄选和设计应满足科技馆的需求
不同于其他模式建设的基地,科技馆的参观人流量大,非团体预约式参观,展厅面积大,且主要受众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在展品的甄选和设计上应注重科技馆展品的特点,即展品的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安全性等。首先,交通安全类展品所展示的科普内容属于相对专业的知识,出处要准确有依据,由交通安全教育专家对此进行把关。第二,根据长期观察,模拟驾驶类、多媒体互动类和角色扮演类展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更强,更受学龄儿童、青少年喜爱。在展品设计上围绕青少年爱玩游戏的心理与特点,调动其在玩中学的兴趣,将交通安全常识、交通陋习、危险驾驶行为、交通事故急救等融入模拟驾驶类、多媒体互动类和角色扮演类展品中,以游戏形式让儿童、青少年在游戏中体验驾驶乐趣、认识交通安全知识、了解基本交通规则。但需要注意的是,模拟驾驶类展品需要注意的是简化驾驶操作的流程,降低参与者入门学习的时间,否则复杂的流程和过多的操作会削弱展品想要传达的知识内容,降低参与者的兴趣和成就感。另外,角色扮演类的展品存在布展面积大、需要的管理人员多,更适合单独开展教育活动时使用,用于常设展厅管理难度大且教育效果不理想。第三,充分考虑展品整体安全性,展品应确保结构设计稳固,具备有效保护装置,锋利边缘也需要尽量磨平或做圆滑处理,避免展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三、充分发挥展教活动功能,提升展览教育效果
展览是基础,展教活动是核心。一件或一组好的展品则能够为后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提供更多的基础条件。因此,展品在知识内容和体验形式上要便于发散、延展,适合组织围绕展品开展展教活动。例如,展品“急救体验”有动画展示各种急救知识,并设置了可操作的心肺复苏人偶,观众可自主学习体验。科技辅导员也可以配合使用如绷带、木板等道具,指导观众体验。在空间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合理布局展教活动区域,有条件还可以配备相应的教育活动设备。
四、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保护儿童心理健康
在传统的安全宣传教育中通常会通过现场案例来激发人们的恐惧感来达到重视交通安全的目的。但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尚未成熟,不当的图文刺激会使儿童产生焦虑、恐惧,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因此涉及到灾难、事故伤亡的图文、视频,在表达上要遵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避免血腥的画面,对其进行艺术化处理,让儿童心理自然、温和地接受。
(董婧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