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农业的初心,就是想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服务农业,帮助更多农民增产增收。”10年来,白鹏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全区粮油生产、提升机械化水平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深耕农业科技项目,推动新技术成果转化
2015年、2016年白鹏分别主持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市级集中科技推广项目《长寿区池塘水体蔬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长寿区晚熟柑橘越冬防冻集成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现了池塘水体蔬菜栽培技术示范面积200亩,项目推广面积800亩,完成培训渔业技术人员100人,推行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帮助企业成功申报无公害蔬菜品牌一个。示范区池塘新增水产品产量1000吨以上,新增产值1000万元,亩增纯利润600元。并依托农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长寿区双龙镇完成晚熟柑橘越冬防冻集成技术示范100亩,推广2000亩,辐射该公司整个柑橘基地。
打造新农人,开展农业机械革命
2017年至2022年,他连续6年主持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累计推广农田宜机化改造新技术2万余亩,实现粮油等作物主要环节机械化生产,涉及柑橘、蔬菜、花椒、粮油等多个产业,通过对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以及土壤培肥等措施,使得改造后95%以上的地块实现了中大型机械作业,提升作业效率80%以上,同时土地宜机化改造后,由于田埂、厢沟的消除,耕地面积普遍增加了3%-5%,极个别的达到了10%,再加上耕作死角得到整治,土地利用率随之提升,每亩土地的产量及收益平均提升10%。2020年他主持实施了长寿区贫困村产业发展装备能力提升项目,涉及全区10个贫困村,13个贫困村企业,推广引进先进农机具50余台套,包括自走式弥雾机、旋耕机、果园轨道运输机、红薯加工设备、花椒烘干机、植保无人机以及电动修剪机等,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村产业发展机械化水平,预估累计为贫困村产业发展节约人工成本300余万元。2021年,主持实施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通过新技术推广,新增产量45万公斤,新增纯收益117万元,实现总经济效益1625万元;通过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以及新机具的引进,全区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由2017年的48.62%逐年提高至2022年的56.27%……
2023年、2024年,他连续两年主持实施部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累计建立水稻高产示范片14万亩;2023年,主持实施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2.5万亩任务,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坚守扶贫阵地,做好科技助农
2018年还处于全国脱贫攻坚期间,白鹏同志当时为全区300余名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中的一员,负责为石堰镇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宣传,农业技术服务。同时在该年初,被重庆市长寿区科学技术委员会聘任为“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主要负责全区十个贫困村中的石堰镇干坝村的产业科技技术指导工作。接到该项工作后,白鹏立马着手与石堰镇干坝村村委会、驻村干部以及业主沟通,了解该村的产业发展现状,主要的产业收入,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技术瓶颈,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专业所学,制定了科学的指导培训计划。
白鹏同志开展科技入村20余次,通过发放培训手册以及现场讲解的方式培训5次,将红薯压蔓栽培、红薯前期田间肥水管理、红薯病虫害防治、红薯生长中后期的大田管理、红薯机械化收获、红薯保鲜储藏等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到位,同时和单位高级专家一起为该村从西南大学引进两个鲜食红薯新品种,通过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的培训应用,使得该村的红薯增产20%以上,农户增收30余万元。
“只要庄稼长得好,老百姓收益就好,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白鹏说,技术服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将继续扎根基层,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孙小涵 长寿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