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了畜牧这份工作,就要认认真真的摸清我区的草地资源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晓我区草地的实际承载力,才能因地制宜发展草食牲畜。”因此,自工作以来她长期躬耕于畜牧生产一线,从事畜禽养殖技术创新与科技推广工作,为合川区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她就是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家禽首席专家团队合川区试验站站长、合川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蛋鸡首席专家、重庆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合川区畜牧站副站长周丽萍,
坚守初心,服务畜牧业
1980年,周丽萍出生于四川资中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她,见到了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困苦,见识了农民因缺乏科技知识与大自然争粮抢食的艰辛,她立志要用科技改变祖辈们用双手辛勤奋斗的传统农业模式。2000年,周丽萍考入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就读动物医学专业,四年后她继续进入华南农业大学深造。这一读,她就将七年的青春奉献给了畜禽养殖行业。
2007年毕业后,她仍不忘初心,在了解到到合川区招收畜牧兽医人才后,她果断放弃了广州优越的生活环境,毅然远离母校和家乡,独自来到了重庆市合川区畜牧站工作,这一干就是17年。17年来,她不辞辛苦,每天都跟着同事和前辈下乡走基层,为养殖户进行技术帮扶、政策宣讲、田间培训……她深入合川区30个乡镇,走村串户指导畜禽养殖场规划建设,宣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012年,周丽萍通过竞争上岗当上了合川区畜牧站副站长,至此,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分管的养殖、生态环保、畜禽统计监测、家禽产业等领域,均为合川畜牧业的健康及高质量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以她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据2023年统计,全区生猪出栏117.1万头,连续9年位居全市第一,合川规模养殖场备案率、规模化率居重庆第一,生猪供种能力居重庆第一;在各级环保督察中,合川区畜牧养殖环保未出现重大污染事件,全区632个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全部配套,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指导合川区建成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2个,蛋鸡年存栏量达150万只。
科技助农,促农增效
工作中,周丽萍积极专研,不忘从小立下的志愿,要用科技服务于农村和农民。她积极挖掘地方品种资源,围绕合川黑猪和合川白山羊、蛋鸡等优势特色畜牧产业,开展“两品一标”认证,推进优质畜禽产品品牌创建。建成合川黑猪市级资源保种场及扩繁场2个,并入选首批重庆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合川白山羊成功申报为国家遗传资源品种,建成合川白山羊资源保种场1个;在合川区设立重庆市家禽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站并担任站长,培育“石丫”国家驰名商标1个、“合川黑猪”“合川白山羊”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个、“福荣豪”等重庆市著名商标4个、鸡蛋绿色产品2个、有机产品1个。其中,“合川黑猪”被列入首批“重庆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合川黑猪、合川白山羊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收录。她牵头研发的桑叶蛋,连续5年,每年推广“三江桑语”桑叶蛋鸡养殖20万只,年销售桑叶蛋3900余吨,产值2880余万元,为公司年新增利润达1080余万元。
埋头苦干,展现科技成果
在畜牧行业中,众所周知的“脏、苦、累”,周丽萍作为一个女同志从来没有畏惧过。她不怕脏、不怕臭地围绕到养殖场沼气池、储液池周边转,看是否存在养殖环保设施未正常运行,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等风险,她始终把养殖生态环保牢记心中。
作为重庆市优秀科技特派员,重庆市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合川试验站站长,周丽萍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主持开展了《优质肉鸭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桑叶蛋产业化开发示范》等项目共6项,主持参与实施部、市、区级强农惠农项目27项,涉及惠农资金达1.2亿元,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等16项,在国家学术期刊公开发表专业相关论文5篇,撰写技术总结、调研报告等36篇,参编了《合川区种养循环规划》《合川区畜牧业“十四五”规划》,《重庆市畜禽地方标准汇编(上册2011-2022)》《种猪高效繁殖技术200问》《重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等书籍,参与的《种猪性能测定评估与高效繁育技术集成示范》获农业农村部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研发获得了国家新型实用专利10个,发明专利1个;牵头制定重庆市首个蛋鸡地方标准1个,生猪产业等地方标准3个,修订合川白山羊地方标准1个;连续四年被合川区科技局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1次,重庆市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先进个人4次。
在她和全区畜牧站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合川区畜牧站被评为全国基层畜牧(草原)技术推广示范站、全国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重庆市巾帼文明岗,合川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获2020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4次。
刘红燕 合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