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既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主战场,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教育基地,不仅肩负着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主要任务,还承担着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伟大使命。因此,对科技馆的教育而言,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只有科学精神的代代相传才能使科学事业兴旺发达,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养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本文以重庆科技馆为例,通过剖析现阶段科学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实践,探讨如何将弘扬科学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
一、科学精神的涵义
科学精神是伴随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进取意识。
二、科普场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完善自我,树立正确价值观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其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然而,青少年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如果缺乏科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各种意识形态和歪理邪说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丧失立场,终将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终形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科学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科技馆作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开展科技讲座、科学实践、科技宣传、科普活动等,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去伪存真的怀疑精神、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可以提升他们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成长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
(二)有助于提升公众辨别能力,避免不良社会影响
近年来,伴随一些破坏性强的自然灾害或是影响力大的健康安全等事件的发生,部分别有用心者通过断章取义、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的方式,发表一些夸大其词的伪科学言论,引起了部分无法准确辨别言论真伪的公众过度焦虑和恐慌,给社会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自疫情发生以来,各科普场馆、科普平台等,通过开展科学防疫主题科普展、科学防疫小视频、“科学防疫”科普大篷车等系列活动,以展览、实验、科普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带领公众正确认识病毒的危害、掌握科学防疫方法、提升防疫抗疫意识和能力,引导观众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来辨别有关病毒的伪科学言论,有效地缓解了公众对病毒的焦虑及恐慌。因此,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的当下,科普场馆在传播科学知识、辨伪辟谣的同时,着力引导观众学会科学思维,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科学方法作出理性分析判断,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谣言引起的不良社会影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永葆生机与活力
事物总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中的,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必须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新领域、揭示新规律、取得新成果。从特定的历史阶段来看,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是内在统一、和谐有序、生机勃勃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对社会和谐有利的因素也可能演变为不利的因素,以前激发社会活力的力量也可能转变为遏制社会生机的障碍。如果人们不具备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不能与时俱进地体察这些变化,而是抱着过时的经验和教条不放,那和谐社会就难以推进,社会活力也难以长久保持。因此,人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和谐社会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三、科技馆弘扬科学精神实践现状
(一)侧重于科学知识传播
以重庆科技馆为例,从现有展品来看,400余件展品绝大多数都是向公众传播科学事实、科学判断、科学定理、科学定律等科学知识,对科学理论的介绍,也仅是简单的提及,未做深入阐述和解释;从开展的科普活动来看,2009年开馆至2019年,共计开展各类主题科普活动8000余场,其中仅“程天民院士人文艺术作品展”“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等少数活动以传播科学思想、科学家精神为主题;从特效影院科普教育功能发挥来看,截至2019年,重庆科技馆共计引进科普影片31部,无一部影片以弘扬科学精神为主题;从科技辅导员服务意识来看,科技辅导员普遍认为科普服务就是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为观众提供知识讲解,在为观众做常设展品讲解时,主要以“我讲你听”的模式向观众“灌输式”地传播展品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和原理,缺乏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调动观众求知的积极性,同时,在观众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忽略了用语言引导观众观察,启发观众思考,整个讲解过程没有形成交流、探讨,培养公众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的局面。
(二)科学精神的传播手段有限
自2019年以来,重庆科技馆高度重视科学精神的传播,截至2023年,先后开展了程天民院士人文艺术作品展、光辉典范 永耀苍穹-朱光亚生平事迹展、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重温光影 缅怀国士-公益观影活动、光影科学梦-致敬科技星空的璀璨群星、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等15项科学家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其中7项活动为主题展览,5项活动为讲座或宣讲,传播手段较为单一。同时,受场地、空间、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参与展览、讲座或宣讲活动的受众人数和群体有限,再加上受众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受众无法正确掌握科学方法,深刻领会科学精神,总体来说传播效果不甚明显。
四、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的途径
(一)创新活动形式,最大化利用场馆科普资源
结合时事热点、公众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和利用科技馆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的优势,积极开展临时展览、宣讲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科学家精神学习教育,并在现有的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和延展。如:依托场馆科普影视资源,围绕“科学家精神”开展科普影片公益观影+知识问答相结合的观影活动,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方式准确、详细、直观地向观众传播科学家精神。同时,有计划地引进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趣味性、艺术性等于一体的科普电影,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集视、听、触、动等多重感官体验于一体的特效手段,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情,让公众在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精神。还可以将“科学家精神教育”与小辅活动、科普剧、科普大篷车等品牌活动相结合,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拓宽科学家精神传播辐射面积,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
(二)丰富展品层次,培养公众探索精神
科技馆是面向全社会的科普场所,不同群体对展品有着不同的需求,比如儿童容易被结构简单、色彩鲜明、参与性和娱乐性强的展品所吸引,青少年除了关注展品所蕴含的科学理论知识外,还对科学原理的探索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方法的认知和运用充满了兴趣,而成年人则更关注未知的、民生的、具有科学严谨性和全面性的科普内容。因此,在展品设计和引进上就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针对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设计或引进不同层次的展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从而激起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同时,还要增强展品的互动性。当展品融入互动环节,公众便可通过互动进行实验探索,在探索中观察科学现象,如法拉第笼、磁悬浮、辉光球等,通过这样的深入观察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并主动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公众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形成开拓进取的求知能力。
(三)树牢科普服务意识,做好引导者和传播者
展品是科技馆开展科普展览教育的基础和依托,要达到激发公众科学兴趣,启迪公众科学思想的教育目的,不仅需要重视展品本身的科学性、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更要重视公众体验展品时的引导和探究,让公众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探究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背后蕴含的核心理念及基本价值。科技辅导员作为公众体验展品的直接引导者,要想做好科普引导和传播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因此,科技馆要加强科技辅导员岗位专业培训力度,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解技巧、科技动态、科技理论等专题培训,使全体科技辅导员能及时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开展关于服务意识的专题学习,让科技辅导员充分认识到工作职责不仅仅是为公众讲解展品和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公众进行学习和探索,向公众传播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精神,使科技辅导员在正确的科普服务意识引领下切实做好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引导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
[1]徐静,《提高科普辅导员素质的重要性》,教育教学。
[2]柯妍,《创新生态视角下的科学普及》,科技智囊,2018年10月。
[3]龙金晶,王紫色,《浅议科技馆教育活动如何实现对公众科学素质的培养》
重庆科技馆 肖琳
附件: